位於花蓮縣瑞穗鄉奇美村奇義80號,隸屬布農中會。
1951年(民國40年),約有36名布農族人遷入奇美村,開始聚會禮拜、傳福音,兩年間當地的阿美族人漸漸入教,然而因語言不同,阿美族信徒另設建教堂。1983年(民國72年),本會信徒約有151名,因而開設青年團契、主日學。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田本男、沈金福、黃金生、林秋水、高金桂、許幸福、田貴貞。
本會2018年(民國107年)有在籍會員85名,慕道友0名。
位於苗栗縣三灣鄉銅鏡村小銅鑼二鄰26號,隸屬布農中會。 2016年(民國105年)10月23日設教。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畢瑪.坦西給安、高雅婷。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53名,慕道友7名。 ...
1946年(民國35年),陳瓊瑤牧師擔任中部地區山地生活改進指導員,他在巡迴各山地鄉村時,常以「眞神只有一位,基督耶穌是救主,聖靈是保惠師,請大家快來信」的日語短歌傳教。1950年(民國39年),花蓮布農族人劉傳、田光明、張旺等人陸續來到人和村開拓傳教,初信者有金阿罔、金德利、金得弘、金阿桂、田...
布農族部落會所的紀載 有關布農族部落會所(oðinunan)的記載不多,最早出現於鳥居龍藏對於郡群東埔社的描述,丘其謙對於卡群的研究,以及關華山對於邵族、布農、阿里山鄒族句住文化的比較研究之中。在卡群中,部落會所的功用包括:一、作為討論作戰、獵頭、狩獵以及夢占、祭祀並放置人頭骨的空...
校址在南投縣信義鄉同富村同和巷4號。前後有過兩個校址:望美村望鄉社區以及同富村現址。學區包含望鄉部落(Kailbuan)、東埔部落(Tungpu daigaz)6鄰及漢人和社地區、農富坪、神木村1、8-12鄰。 「同富國小」的前身為1942年(昭和17年)創校的「Kalibu...
Uvaxo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UVX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Uvaxo社考古遺址遺址為日治時期Uvaxo舊社所在地,位於東巒大山西向一支稜尾端的寬稜脊上,遺址北側鄰郡大溪支流,比高約200公尺,遺址現經林務局...
位於高雄市甲仙區文化路67之7號,屬南布中會。 1994年(民國83年)「南布中會」成立,成立之初尚無專屬事務所,中會總幹事與幹事多在各自教會或家中辦公,後陸續借用鳳山教會、建山教會。2020年(民國109年)找到現址,隔年10月啟用。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
Hinoqon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HNQ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Hinoqon社考古遺址位於丹大溪南岸,東巒大北山一往西北方延伸的支稜尾端的寬稜脊上,從丹大林道三分所後面的山路下抵丹大溪後,過溪再往上爬升上一...
校址在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昇平路84號。 學校位在通往紅葉村的入口旁,校地面積0.647公頃。學區包括桃源村,下里、鹿鳴2個部落。桃源村(Pasikau)位於鹿野溪北岸,「Pasikau」卑南族語意指「竹子很多」。此地原為卑南族初鹿社傳統領域,後成為內本鹿(現鹿野溪流域區域)布農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