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高雄市甲仙區文化路67之7號,屬南布中會。
1994年(民國83年)「南布中會」成立,成立之初尚無專屬事務所,中會總幹事與幹事多在各自教會或家中辦公,後陸續借用鳳山教會、建山教會。2020年(民國109年)找到現址,隔年10月啟用。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王春美、金聖哲、安吾斯•伊斯巴巴娜。
Pakiyana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1000-500年。文化類型屬於東埔一鄰文化。遺址代碼:0812PKYN。評鑑等級:【查】第三級【資】重要遺址 Pakiyana考古遺址位於久美聚落西南側約1公里,是一處山麓前緣稍緩的坡地,可以俯瞰阿里不動溪,在通往Tatapancou遺址...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崙天5鄰63-1號,隸屬布農中會。 1934年(昭和9年),日本政府在崙天部落開辦瘧疾防治講習班,學員中有基督徒,名為奧山,因日本政府嚴格禁止基督教,因此奧山只能祕密向同學黃阿玉、黃秀英姊妹傳福音。1947年(民國36年)2月,富里教會牧師和數名信徒來村傳福音;4...
部落概述 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中正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06戶【總人口數】1166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75人92%【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91人8%【民族比例】布農族89%、阿美族1%、泰雅族1%、賽德克族1%。2023年(民國112...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廣原村龍泉19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9年(民國38年),漢人胡文池牧師(Husug)、布農族劉傳牧師(Taliban),首次將基督信仰帶進龍泉部落,初信者有王忠義、余龍、王水泉、古阿窗、邱大進等5戶,共計10多人。後來部分信徒如邱大進一家,因為每次禮拜都要奉獻,擔心...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卓溪9鄰17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6年(民國35年),青年陳子實(Laung)被日本人徵召入伍,投入太平洋戰爭,在美軍俘虜營中接觸基督教並入信。日本戰敗後,陳子實被釋放回家鄉,聽說玉里有聚會所,便前往玉里教會參加聚會。隨後他引領高新輀(Kimat)、高秀雲(N...
曾國義 (Biung Takbanuaz Madiklaan)生於1969年(民國58年)。出生地在高雄市桃源區建山里建山(Tamahu)部落,迄今(2019年)仍居住在建山里。布農族巒社群人。 曾家(Madiklaan)在桃源區算是少數家族之一,因桃源區以布農族郡社群為主,然據祖父所言,曾家...
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卡里布安村望和巷140號,隸屬中布中會。 日本時代中期,布農族人從中央山脈的原居地Maiasan翻越,於1937年(昭和12年)8月遷徙至現在的望鄉部落(Kalibuan),村中戶數有32戶,約368人。日本人召集部落族人開路、闢水田、造房屋,並委派金茂生為望鄉部落的頭...
緒論 大分事件(又稱ターホン駐在所ノ蕃害、ターホン事件、花蓮港廳高山蕃事件),普遍認為是布農族於日本時代最大規模的反抗事件,並被認定為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之一。事件發生於今花蓮縣卓溪鄉拉庫拉庫溪上游的大分駐在所,此地為布農族郡群自南投東遷後的重要據點,也是再次向南方遷徙的發祥地,事件觸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