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12鄰中正路83-1號,隸屬排灣中會。
1988年(民國77年)7月,本會於來義鄉古樓村成立,歷經許多傳道信徒共同開拓,並在排灣中會長期支持下,終於在2002年(民國91年)正式設立教堂,2019年(民國108年)升格為堂會。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高貴春、江如菊、孫彰輝、謝美麗、傅美娟、蔣秀花、李再祥、林銀霞、竹嫵.法之山、徐天友、高美玲、葉鳳英、尤文生。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67名,慕道友3名。
概述 會所建築為男子集會之場所,通常伴隨男子年齡階層的相關社會制度施行而成為會所制度實踐的重要場域。多數的排灣族聚落中並無會所建築,此一般被理解為會所制度與階層社會制度相衝突,因此,在該族傳統營建體系中也就缺少對應會所機能所發展出來的穩固會所建築型態。然而,排灣族仍有少數聚落擁有會所建築,...
緒論 歷史上將1871-1874年(同治10-13年)間,發生在台灣南部恆春半島的這一連串事故,稱為「牡丹社事件」,也稱作「台灣事件」。牡丹社事件在台灣歷史的舞台上,無論從中國或是日本的觀點來看,都認為是一個重要且關鍵的事件,深深影響了後續歷史的發展,以及清國與日本兩國的對台政策。 ...
位於台中市太平區長億十街62號,隸屬排灣中會。 本會位於台中市太平及大里工業區交界的邊陲地帶。自1980年代起,由於排灣族人大量下山定居都市謀生,信徒為了穩定召集聚會,便設立「大里福音站」及「太平福音站」,後來發展成「中原教會」;另外又相繼成立「忠福音站」及「南興福音站」,為「東平教會...
位於屏東縣泰武鄉平和村3鄰53號,隸屬排灣中會。 本會可依遷村分成其後兩個時期,1952至1968年(民國41-57年)期間位於舊平和部落,1968年(民國57年)迄今位於新平和部落。 1952年(民國41年),筏灣教會的信徒周福娘與村民何弘武結婚,引領夫家入教,此為平和村首...
緒論 1890年(光緒16年)的「恆春下三社事件」又稱為「恆春下三社討伐事件」或「下蕃社之討伐」。恆春車城田中央附近庄民遭牡丹社族人出草,庄民向官府尋求究責,清軍陸續推進至雙溪口附近,後未再前進,僅以協調原住民與庄民締約和平相處後收兵,但效果不彰。 所涉民族 排灣族巴利澤敖...
位於屏東縣春日鄉士文村3鄰47號,隸屬排灣中會。 1946年(民國35年),許有才牧師擔任國小校長,並於夜間閒暇向村民宣揚福音,但不久便離任。1954年(民國43年)4月,平山教會會友楊水銀回本村傳道,入信者增多,7月起開始定期禮拜,並暫借信徒家中聚會。後來因人數增多,聚會場所無法容納...
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加津林43號,屬東部排灣中會。 1960年(民國49年)1月1日設教。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葉加恩、陳祥億。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105名,慕道友53名。...
校址在屏東縣獅子鄉丹路村丹路1巷39號。前後有過兩個校址:牡丹路社及丹路村現址。 「丹路國小」的前身為1918年(大正7年)4月創校的「ボタンロ蕃童教育所」,校址在潮州郡牡丹路社。教育所歷經3年學制(1918-1926,大正7-15年)、4年學制(1926-1942,大正15年-昭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