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屏東縣獅子鄉內文村2巷5-1號,隸屬排灣中會。
1956年(民國45年)10月,鍾正來宣道師、東源教會的信徒常來內文村傅道,而後培養青年郭新吉推動傳教事業,使得信徒日增。1957年(民國46年)5月,開始定期禮拜,本會迅速發展,並於隔年12月建小木屋為禮拜堂。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陳天財、蕭世光、邱秀妹。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138名,慕道友30名。
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建國路二段50巷2-2號,隸屬阿美中會。 「帖撤羅教會」創建於1959年(民國48年)8月,源於林金山長老、吳金玉向太巴塱教會的吳清雲牧師建言,希望在砂荖社區建立教會,便利該地信徒就近聚會,同時向鄰舍傳揚福音。1961(民國50年)年3月,林金福長老再次提議,吳清雲牧師...
部落概述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嘉樂村14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1戶【總人口數】1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3人72%【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人28%【民族比例】泰雅族61%、排灣族6%、其他6%。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吞霄社土目。吞霄社位於今苗栗縣通霄鎮舊大字番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784(乾隆48年)。 事蹟 1784(乾隆48年),土目老仔已弄等人,與岸裡社通事潘明慈,踏明兩社界址。「立同會定界址約字岸裡社通事潘明慈、土目潘啟萬、吞霄社通事魯甲、...
傳統住屋樣式 邵族的建築主要有私人的家屋、公用的會所,以及有祭祀活動時才會搭建的租靈屋。另外有鑿齒後少年修養屋、穀倉。 家屋是由主屋、牛棚構成。主屋多為長方形或方形單室構造,平地室建築。 通常為3列3根、合計9根木柱,若家庭人數較多,進深則可能每列增設至5根柱。建築沒有...
校址在苗栗縣泰安鄉士林村5鄰26號。學校屬特殊偏遠山區之原住民小學,早期對外交通依賴苗栗縣大湖鄉到泰安鄉後山的L區產業道路為主要進出路線,現在改以相鄰的台中市和平區大安溪畔道路為主。學區包括馬那邦部落(Malabang)發展呈現的三支部落:Nguhu部落、中間部落(Lipa)、蘇魯部落(Suru...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利吉村1-8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10戶【總人口數】300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11人70%【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89人30%【民族比例】阿美族66%、魯凱族1%、卑南族1%、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
八張莊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集集鎭。遺址年代距今2000-12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邱園文化。遺址代碼:0805PCC。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八張莊考古遺址位於濁水溪北岸集集低位河階上,集集車站東方約1公里鐵路南側的芭樂園一帶。遺址保存狀況尚可。 1902年10...
校址在台東縣台東市岩灣路50巷401弄11號。 岩灣分為頂岩灣、中岩灣、下岩灣,學校位於中岩灣。岩灣名稱源自日語發音為「由阿萬」,取其諧音而成。當地原稱「岩壁」,因卑南溪繞流形成彎道,四周環繞岩壁,遂稱「岩灣」。 隨著社區人口增加、地處偏僻,軍眷子女眾多,往返就學不便。「岩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