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3鄰136號,屬東部排灣中會。
1956年(民國45年)1月,胡德敏牧師來到嘉蘭村傳福音,當時村內並未設立教會,信徒人數在10人以下。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胡德敏、陳次郎、林文吉、郭滿、林美香、石凱莉、拉娃告.拉歌拉格。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160名,慕道友37名。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關山鎮新福里7、10-14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58戶【總人口數】446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84人64%【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62人36%【民族比例】阿美族59%、布農族2%、泰雅族1%、其他2%。2023年(民...
山棕寮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太麻里鄉。遺址年代距今2000-1500年/2000-1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山棕寮文化/龜山文化。遺址代碼:1409STsL。評鑑等級:【查】2.57【資】重要遺址 山棕寮考古遺址位於北太麻里溪右岸,台9公路西側的獨立山頭周圍,山頭高程為98.3公尺,其北側有...
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大雞籠社頭目。大雞籠社位於今基隆市中正區舊大字社寮。已知在任時間含1888(光緒14年)。「大雞籠社」有異寫「大基隆社」。 事蹟 1888(光緒14年),屯目潘國正等人,向基隆理番撫民分府林桂芬稟舉潘正和,擔任大基隆社頭目。「基隆理...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學名】Chamaesyce thymifolia (L.) Millsp. 【別名】 小飛揚草、紅乳草、乳草、紅骨細本乳仔草、細本乳仔草、小本乳仔草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平臥莖或斜上,常帶紫紅色,全株含白色乳汁,...
中洲考古遺址位在台南市仁德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牛稠子類型。遺址代碼:1127CC。評鑑等級:【查】1.79【資】重要遺址 中洲考古遺址位於二層行溪北岸;仁德區示範公墓、依仁國小、高速公路之間,南160公路兩側;地形上屬中洲台地西南緣;土壤為沙頁岩沖積土。出...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泰安村5鄰111-1號,隸屬Pinuyumayan族群區會。 駱先春牧師傳教期間,部落無人接受信仰。1952年(民國41年),駱先春牧師委託余榮華宣道師佈道,又有利嘉部落長老陳松林志願成為宣道師,與余榮華牧師協力傳教,才漸漸有慕道友。當時最先接受福音的張阿發決定捐獻母親...
【科名】鐘螺科(Trochidae) 【學名】Trochus stellatus 【型態特徵】 貝殼爲小型的圓錐形,兩側膨脹。殼表密布紅褐色色斑,粗顆粒分布整個體螺層。殼底具同...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後壠等社總通事。已知在任時間含1857(咸豐7年)。 事蹟 1857(咸豐7年),總通事吳仕成等人,將青山埔場一所,招得墾戶吳定新、吳出新出首承墾。「同立合約字人墾戶吳定新,後壠、新港兩社總通事吳仕成,副通事劉馬起,土目李振安、蟹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