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桃園市八德區廣福路357號,隸屬西美中會。
1984年(民國73年)1月1日設教。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張莫。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131名,慕道友87名。
紅毛橋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成功鎮。遺址年代距今1000-500年。文化類型屬於靜浦類型。遺址代碼:1402HMC。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紅毛橋考古遺址位於富家溪左岸,紅毛橋以南約200公尺,台11公路西側階地,遺物分布台11公路西側。保存狀況不詳。 1994年7月李坤修...
族別 噶瑪蘭族。 身分 哆囉美遠社通事。哆囉美遠社位於今宜蘭縣壯圍鄉舊大字大福。已知在任時間含1821(道光1年)。 事蹟 通事八寶籠的事蹟不詳,僅知1821(道光1年),為哆囉美遠社通事。「西勢社番者,在濁水大溪之北。自溪北至烏石港,凡二十社。未入版圖之先...
新社III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豐濱鄕。遺址年代距今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麒麟文化。遺址代碼:1508HSIII。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新社III考古遺址位於25號橋北300公尺,台11線25號橋北300公尺公路西側。遺址範圍早期主要受到梯作農耕影響,目前受到大...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民樂39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46年(民國35年),大禮部落創設「大禮教會」。1981年(民國70年),大同部落、大禮部落遷村至秀林鄉富世村民樂社區。1982年(民國71年),兩部落信徒合併成立「同禮教會」。1986年(民國75年),本會更名為「太魯閣教會」。...
【科名】天竺鯛科(Apogonidae) 【學名】Nectamia fusca 【別名】大面側仔、大目側仔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約10公分,體長圓、側扁,頭大,吻長,眼大。尾鰭叉狀。身體呈黃銅色或銀白色,尾柄上部有一暗鞍帶。第一背鰭前部為暗棕色,其它各鰭為淡色...
陳井寮考古遺址位在嘉義縣大林鎮。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004CCL。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陳井寮考古遺址位於大林鎮西結里,海拔高度19-20公尺。北港溪上游,約當華興溪與三疊溪匯流處之華興溪曲流南岸的海岸隆起平原,西側距陳井寮聚落約300...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見晴村1-5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20戶【總人口數】36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59人98%【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9人2%【民族比例】太魯閣族88%、阿美族1%、泰雅族2%、噶瑪蘭族1%、其他5%。2023年(...
校址在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玉山路24號。前後有過兩個校址:舊址(確切地點不詳)以及明德村現址的明德部落(Naihunpu,布農族語)。 明德部落位在陳有蘭溪下游,海拔約500公尺,地處陳有蘭溪及內茅埔溪匯流。部落四周環繞中央山脈、玉山群峰與阿里山脈。清國時代稱本地為「內茅埔」,因附近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