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樹林區東華街3巷19號1樓,隸屬西美中會。
1974年(民國63年)3月12日設教。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曾夢霞、周成輝。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217名,慕道友0名。
校址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學士路30號。 「富源國小」的前身為1913年(大正2年)4月創設的「拔仔公學校」。隔年4月改稱「拔仔蕃人公學校」。1921年(大正11年)4月改為「拔子公學校」。1937年(昭和12年)4月拔仔庄地名改為白川,校名隨地名改為「白川公學校」。1941年(昭和16...
Macacadaay是馬蘭阿美族特指的多聲部複音歌唱形式,其字根cada意為「承接」,強調歌者之間的互相承接與協作之美。這種歌謠形式通常由三人或更多人共同演唱,形成豐富的層次與聲響變化。該形式於2012年(民國101年)12月20日由「杵音文化藝術團」與「馬蘭山海原音文化團」共同登錄為台東縣的傳...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花蓮市國裕里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940戶【總人口數】4942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33人13%【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309人87%【民族比例】阿美族9%、泰雅族1%、太魯閣族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
位於新北市汐止區樟樹一路252巷1號,隸屬西美中會。 1960年代,部分阿美族信徒北上謀生,召集家庭聚會。1968年(民國57年),信徒改租房作為佈道所。1971年(民國60年),首任長老張建雙、曾金生,執事林光輝、劉鮮,託商正式承租整棟樓房作為禮堂,取名為「樟樹教會」,歸屬阿美中會,...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南溪路11號,隸屬東美中會。 1950年代,長濱鄉阿美族人每週前往張員部落聚會禮拜,因路途遙遠,徐吉丸、李再奧、蘇信產、宋木火等人協議,於1952年(民國41年)集資建立茅草屋頂木造禮拜堂,定名為「南溪教會」。當時有南溪部落的阿美族、布農族人共同聚會,並由駱先春牧...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壽豐鄉共和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62戶【總人口數】687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80人2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07人74%【民族比例】阿美族24%、賽德克族1%、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嘉新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627戶【總人口數】1524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49人43%【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875人57%【民族比例】阿美族27%、布農族1%、泰雅族2%、太魯閣族9%、噶瑪蘭族1%、排灣族...
校址在台東縣鹿野鄉鹿野村中華路一段402號。 學校位在花東縱谷平原上,交通上主要有花東鐵路及省道台9線貫穿其中。學區包括和平部落(Parayapai)。舊稱「擺那擺社、擺仔擺社」,阿美族族語意指「雙手交換東西的動作」。昔日阿美族在海岸山脈以狩獵為生,經常與馬蘭阿美及初鹿部落(舊稱北絲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