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投市信義街250巷2弄12號,隸屬中布中會。
1984年(民國73年)5月1日設立。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達倫.伊斯巴利達夫。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122名,慕道友3名。
古華I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春日鄉。遺址年代距今400年迄今。文化類型屬於排灣文化。遺址代碼:1331KW1。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古華I考古遺址位於春日鄉士文村,海拔高度580-620公尺。略為面向東北之緩坡,北側為山之稜線。現為造林地,所種白櫸木已有15公尺高。惟舊社內除有數...
【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Celosia argentea L. 【別名】 青葙子、野雞冠花、草決明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公分。莖直立,紅褐色。單葉互生,披針形,長5-18公分,寬1.5-3公分,全緣,紙質。頂生圓柱狀穗...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學名】Breynia officinalis Hemsl. var. officinalis 【別名】 七日暈 【形態特徵】 多年生小灌木,植株高1-5公尺,無毛,分枝多,枝條常呈紫紅色,小枝灰綠色。單葉互生,2列生長...
族別 巴宰族。 身分 蔴薯舊社土目。蔴薯舊社位於今台中市后里區舊大字舊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761(乾隆26年)。 事蹟 1761(乾隆26年),土目斗風士郡乃等人,將旱園一處,讓劉芝應等人開墾。「立合約承耕人劉芝應。余仁資。今因無業耕作。前來承得麻薯舊社番土...
傳統服飾的基本形制 具有歷史、文化與美學意涵的布農族傳統服飾,承載族群遷徙移動的記憶、創造力與涵容外來文化的特質。布農族傳統上是個典型的高山民族,依據鹿野忠雄1929年的調查,68.2%的布農族人居住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地區。居住在高山並非意味布農族人處於孤立隔絕的狀態,反而呈現他們強...
部落概述 位於高雄市那瑪夏區瑪雅里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18戶【總人口數】78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57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1人4%【民族比例】屬人社。布農族60%、鄒族10%、拉阿魯哇族7%、卡那卡那富族9%。呈多族混...
三塊厝子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沙鹿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番仔園類型。遺址代碼:0605SKTT。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三塊厝子考古遺址位於沙鹿區埔子里,山腳遺址東方,三塊厝子聚落南側保順階4號宅後,台地緩坡面上。採集得紅色、灰黑色細砂陶片若干。遺址遭...
緒論 1876年(光緒2年)清國開通蘇花北路後,位於東部花蓮三棧方面屬於東部的太魯閣族屢屢殺害居民,並反抗官兵,引發清兵討伐。 所涉民族 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三棧部落。 事件始末 清國總兵羅大春率兵討伐尤仔丹溪流域的部落,族人逃上山避難,當時軍隊闖入部落並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