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投縣水里鄉南光村中山路一段318號,隸屬中布中會。
2014年(民國103年)2月,「水農教會」正式設立。2022年(民國111年)12月,舉行除草日兼購地感恩禱告。2023年(民國112年)6月,首次舉行紀念主日聚會。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古美玲、王士勤。
本會2022年(民國111年)有在籍會員37名,慕道友0名。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1-7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03戶【總人口數】40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02人99%【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人1%【民族比例】布農族91%、泰雅族1%、太魯閣族1%、排灣族1%、其他4%。2023年(民...
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開信巷58號,座落於達瑪巒(Tamazu'an)部落,屬中布中會。 1948年(民國37年),山地指導員陳瓊瑤牧師受命於仁愛、信義、和平等鄉工作,同時傳講上帝福音;水里教會的林雲山長老和會友也經常徒步來傳福音;隔年孫理蓮師母組團巡迴醫療傳道,但都未有村民信...
「丹群」係指布農語的Takivatan部族,相傳是源於巒群中最晚分出的一支,因此同卡群和卓群一樣皆屬巒群系統,故在語言和文化特徵上與郡群差異明顯。目前主要集中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及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據傳該部族是布農族進行第二期遷移時最早往東部遷移者,因此很早即與東部的阿美族有所接觸。花東縱...
道路修築背景與調查 「內本鹿道路」,西起高雄市六龜區,東迄台東縣延平鄉北絲鬮(今桃源),道路穿越布農族郡群的傳統領域,全長約124.7公里。 1916-1917年(大正5-6年)間,總督府就規劃在1923年(大正12年)初開鑿「內本鹿道路」,後來因關東大地震,延宕1年。1923年...
緒論 1933年(昭和8年)11月15日上午7時所爆發的第二次逢坂事件,是由台東新武呂溪北岸的杜庫坂社(Istukban)與布拉克桑社(Bulaksang)布農族人,針對關山越警備線上的逢坂駐在所所發動的襲擊行動。雖然當局曾發動炮擊威嚇與大規模搜查,但最終於花蓮港廳以歸順式型態處置投降的族...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勤和里南橫公路三段17號,屬南布中會。 1955年(民國44年)成立,屬布農中會,同年10月搭建草寮聚會所,推選曾正國、吳建興為長老,吳武德、高信為執事。初期有周天化、高正發、高秀玉等人佈道,隔年又有史新度、劉傳、田光明、金東波、馮貴興輔導傳教工作。1957年(民國46...
校址在台東縣延平鄉武陵村1鄰明野路16號。 學校位在鹿野鄉、延平鄉交接的綠色隧道明野橋北邊,是布谷拉夫部落出入口。布谷拉夫部落(布農族語「Buklavu」),取自「Taki-bukzav」的諧音,意為「平原」。該村位於山腳下的平坦地區,是布農族少數居住於低海拔平地的聚落之一。 ...
緒論 「新武路蕃務官吏駐在所事件」指1914年(大正3年)12月6日,位於台東新武呂溪與大崙溪匯流口處的新武路蕃務官吏駐在所(今台東縣海端鄉海端村新武部落),遭當地布農族戰士襲擊的事件。時值第5任佐久間左馬太總督完成「理蕃事業五年計劃」,將剩餘款用於實施南部原住民族槍械扣押沒收作業期間。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