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秀林村1-3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55戶【總人口數】543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21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2人4%【民族比例】太魯閣族83%、泰雅族4%、阿美族2%、其他6%。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60戶,525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部落內有【社團組織】民有社區發展協會。
遷徙與由來
部落原位於立霧溪上游支流陶樸閣溪左岸,中橫公路碧綠站西南約5-6公里處。後南遷至馬黑洋社稍西之巴圖諾莫可里(Batonot moholi)。後又移居銅門、文蘭,最遠至明利。1930年(昭和5年),留在「陶樸閣」的族人下山,先遷至新城北方約一公里之濱海處,因海水倒灌又向西移動形成今之聚落。
歷史事件
1. 16世紀末葉,來自今南投縣境的卡拉賴達候爾(Klalay Teyhu)於立霧溪上游的支流托博闊溪左岸建立部落,為太魯閣族人向東遷移史上的必經之地。
2. 20世紀初葉,傳至烏明烏來(Umin-Ulay)接任頭目時,本部落族人聯合太魯閣族各部落奮勇抵抗日軍進犯,為「太魯閣族人抗日戰爭」,族人雖最終投降,但亦重傷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大將。
3. 1896年(明治29年),新城事件。
4. 1914年(大正4年),太魯閣戰役。
5. 1930年(昭和5年),在日本人強迫下,多數族人由時任頭目烏明哈隆(Umin-Harung)遷移至今秀林村民有路(陶樸閣部落),少數族人則遷往其他部落。
6. 戰後,一度改名為「民有部落」。
7. 2011年(民國100年)部落名稱登記為「陶樸閣部落Tpuqu」。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