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秀林村13-14鄰。(2016年只有10-14鄰,10-12鄰今為秀林部落。)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11戶【總人口數】61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58人91%【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7人9%【民族比例】太魯閣族80%、泰雅族4%、阿美族3%、布農族1%、撒奇萊雅族1%、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04戶,306人。主要民族為太魯閣族,使用太魯閣語。
遷徙與由來
部落位於三棧溪下游左岸,新城山南走支脈的東側山麓,玻士林駐在所南方300-400公尺之間。1914年(大正3年),族人遷來後,本部落仍為單一血緣構成的部落。現位於秀林台地,新城山南走支脈的東側山麓,鄉公所以南300公尺地。部落的成員以道拉斯社後裔居多,其原居住現址稍西上方高地。
歷史事件
1. 部落先祖為巴圖奇瓦斯(Batu Ciwas),由南投遷移至欣里干(Snlingan)部落,其後裔達那哈(Tanah)率其家人沿砂卡礑溪南移,一度居住斯維奇(Swiji),後南遷至新城山南向山脈台地,建立道拉斯(Dowras,斷崖)部落。
2. 1896(明治29年),新城事件。
3. 1906年(明治39年),洛韶部落頭目瓦旦納維(Watan Nawi)與道拉斯部落頭目畢沙奧巴萬(Pisaw Pawan)糾合洛韶、斯畢給、伊卡多散等部落壯丁約7-8人,乘日本財閥賀田邀請花蓮支廳長大山等行政首長至委里腦寮參加協調會之際,下山突襲,殺害與會日本人27名,是為「威里事變」。事件後,日軍砲轟洛韶部落三天三夜,使洛韶部落全毀,族人逃亡。
3. 1914年(大正3年),日本人掠取道拉斯,由玻士林駐在所統治。其後,日警勸誘族人遷徙下山,遂由頭目牙考白楊(Yakaw Payan)率領族人共20戶89人遷居部落現址,仍名為道拉斯部落。(《秀林鄉志》p218)
4. 2011年(民國100年)部落名稱登記為「道拉斯部落Dowras」。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