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墘村II考古遺址位在彰化縣芬園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709CKT2。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圳墘村II考古遺址位於八卦台地東緣,圳墘村第一地點之西北陡峭台地上。遺址分布狀況不明。
1972-1973年濁大計畫何傳坤發現。1995年3月普查(第三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科名】笠螺科(Patellidae) 【學名】Cellana toreuma 【別名】坏仔、笠螺、淺戳仔 【型態特徵】 貝殼薄,呈扁平卵形的低斗笠狀,殼長最長可達4公分。殼頂的位...
【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Deeringia polysperma (Roxb.) Miq. 【別名】 多子漿果莧、多花漿果莧、白漿果莧、烏魚花、印度紐藤、白漿果莧 【形態特徵】 亞蔓狀灌木,直立植株高可超過2公尺,枝條長,柔軟。葉橢圓形、...
【科名】松科(Pinaceae) 【學名】Pinus morrisonicola Hayata 【別名】 山松柏、玉山松、短毛松、台灣五針松 【形態特徵】 常綠大喬木,株高可高25公尺以上。樹幹灰褐色至黑褐色,淺龜裂或不規則溝裂。小枝平滑或近平滑...
青埔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苑裡鎮。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1800-1000年。文化類型屬於牛罵頭文化。遺址代碼:0502CP。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青埔考古遺址位於苑裡鎮山腳里,海拔高度約65-80公尺。於苗121線16公里苑裡第七公墓旁,苑裡溪北側河階地,土質為褐色...
【科名】馬鞭草科(Verbenaceae) 【學名】Vitex quinata (Lour.) F. N. Williams 【別名】 薄姜木、烏甜仔 【形態特徵】 半落葉喬木。掌狀複葉,對生,全緣,無托葉,葉脈上具有短毛,具柄,小葉3-5枚,長橢圓形,紙質。複聚繖...
細道邦III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泰安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18SDB-III。評鑑等級:【查】【資】孤立地點 細道邦III考古遺址位於泰安鄉中興村,海拔高度約869公尺。中興檢查哨沿中象道路至中象道路3.3公里處,其西南側為一產業道路,順沿產業道路約400公尺...
麻糍埔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南屯區。遺址年代距今3000年/2700-2300年/1600-1000年。文化類型屬於番仔園文化。遺址代碼:1907MTP。評鑑等級:【查】【資】指定遺址【文】直轄市定遺址 麻糍埔考古遺址位於南屯區鎮平里及豐樂里,舊南屯溪沿岸。遺址出土營埔文化的鼎型陶器、石器...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學名】Acalypha australis L. 【別名】 海蚌含珠、人莧、榎草、鐵莧、六合草、金石榴、茶絲廣、金樹榴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株高20-80公分,莖直立,分枝短。單葉互生,具柄,葉片卵圓形、卵狀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