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墘村III考古遺址位在彰化縣芬園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709CKT3。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圳墘村III考古遺址位於八卦台地東緣,圳墘村第二地點之西北。遺址分布狀況不詳。
1972-1973年濁大計畫何傳坤發現。1995年3月普查(第三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草屯•隘寮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草屯鎭。遺址年代距今3800-3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營埔文化頂崁子類型。遺址代碼:0803TTAL。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草屯•隘寮考古遺址位於烏溪舊河道的河階地,與頂崁子遺址隔隘寮溪相望。台14線草屯往埔里的左側,在...
【科名】海金沙科(Schizaeaceae) 【學名】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Sw. 【別名】 鼎炊藤、玎璫髦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蕨類,攀緣性。莖纖細,分枝多,被白色微毛,時有被毛休眠芽。互生1-2...
【科名】五加科(Araliaceae) 【學名】Fatsia polycarpa Hayata 【別名】八角盤、八角金盤、八手、手樹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株高4-6公尺。單葉互生,光滑無毛,掌狀裂葉,裂片約7枚,葉柄長,半包莖,疏淺齒緣或波浪狀,葉革質,葉正面...
【科名】木犀科(Oleaceae) 【學名】Jasminum nervosum Lour. 【別名】 白鷺鷥花、白茉莉 【形態特徵】 蔓性常綠灌木,全株整體平滑,分枝性柔軟,老莖木質化,嫩莖被毛,莖深綠色。單葉對生,葉紙質或近革質,深綠色,具短柄,卵狀,長約3-4公...
【科名】鮨科(Serranidae) 【學名】Variola albimarginata 【別名】鱠、石斑、過魚、闊嘴格仔、白邊側牙鱸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60公分,體長橢圓形,頭中大。體被細小櫛鱗;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腹鰭腹位;胸鰭圓形;尾鰭彎...
【科名】桑科(Moraceae) 【學名】Ficus erecta var. beecheyana (Hook. & Arn.) King 【別名】 天仙果、牛乳榕、牛乳房 【形態特徵】 落葉、半落葉小型喬木,株高可高6公尺以上。全株被短毛且有白色乳汁。單葉...
城前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白沙鄉。遺址年代距今1000-700/400年迄今。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遺址代碼:1603CC。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城前考古遺址位於白沙鄉城前村,為白沙島海階,海拔高度8-9公尺。在城前村澎10號線道盡頭處(亦即城前漁港),一處濟公廟前方田地中,遺物暴...
妙音寺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甲仙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比鼻烏類型。遺址代碼:1222MYS。評鑑等級:【查】1.79【資】一般性遺址 妙音寺考古遺址位於陳寶坑溪上游東側、南廓亭山西北稜脈上。因種植及寺廟興建所破壞。 1993年5月9日高雄縣志修撰計畫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