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布特安考古遺址位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遺址年代距今3000-200年。文化類型屬於Yingiana上層文化。遺址代碼:1018TPTA。評鑑等級:【查】未建檔【資】一般性遺址
達布特安考古遺址遺物有陶瓷質標本(粗砂紅褐陶、漢人陶瓷)、石質標本(斧鋤形器、矛銀形器、銃鑿形器)、日本錢幣等。
日本時代日本學者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科名】菊科(Compositae / Asteraceae) 【學名】Bidens pilosa L. 【別名】鬼針草、咸豐草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四方形,株高約70公分。葉對生,長12-19公分,常3裂或羽裂,葉緣凸鋸齒。頭狀花序聚散狀排列,疏散,頂生或...
【科名】臭肚魚科(Siganidae) 【學名】Siganus virgatus 【別名】臭肚、象魚、藍帶籃子魚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30公分。體呈橢圓形,體較高而側扁,口小。體被小圓鱗,頰部前部具鱗;背鰭單一,棘與軟條之間無明顯缺刻;尾柄較粗,尾鰭微凹形。...
五間厝北考古遺址位在台南市新市區。遺址年代距今2800-2000/1400-1000/500-3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湖文化烏山頭類型/蔦松文化蔦松類型/西拉雅文化。遺址代碼:1120WCTN。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五間厝北考古遺址位於新市區豐華里,海拔高度3.5-4公尺。...
嵵仔後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白沙鄉。遺址年代距今1300-900年。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遺址代碼:1603-STH。評鑑等級:【查】1.43【資】地點 嵵仔後考古遺址位於白沙鄉講美村,為白沙島海濱砂丘,海拔高度為5公尺。通過講美聚落往蒔板頭山方向,遺址位於此峽角的頸部。在一條通往墓區的路邊...
港口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豐濱鄕。遺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4500-3500年/約3300年/650-28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晚期/東部繩紋紅陶文化/麒麟文化/靜浦文化靜浦類型。遺址代碼:1508KK。評鑑等級:【查】第二級【資】重要遺址 港口考古遺址位於秀姑巒溪北岸的海...
野林厚志,《タイワンイノシシを追う》,京都市:臨川書店,2014年。為民族考古學研究記錄書籍。 作者野林厚志介紹 本書作者野林厚志為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人員,同屬總合研究大學院教授,其主要研究對象領域為台灣原住民社會,專長民族考古學。 作者原為東京大學理學部生物學科...
灣丘考古遺址位在台南市楠西區。遺址年代距今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湖文化。遺址代碼:1124WC。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灣丘考古遺址位於灣丘橋東南灣丘溪邊階地楊桃園內,近丘陵山麓;遺址所在為灣丘溪掘鑿河谷之東南側河階平台,東側即臨陡峭山稜;土壤為砂頁岩黃壤。因...
砂港橋考古遺址位在宜蘭縣頭城鎮。遺址年代距今600-200年。文化類型屬於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遺址代碼:0204SKC。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砂港橋考古遺址位於下埔排水線南側,縣道191縣中崙橋與砂港橋間公路2公里處西側,育立幼稚園與抽水站一帶水田區。遺址主要受到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