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寮考古遺址位在新竹縣峨眉鄉。遺址年代距今30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五櫃坪系統。遺址代碼:0411SSL。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十四寮考古遺址位於峨眉鄉湖光村,由峨眉鄉公所往苗栗縣三灣鄉之鄉道(赤科山農路)上,十四寮段兩側果園。大部分為果園及雜林區。
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概述 目前被歸為卑南族的部落都有起源上的關係,意為從口述傳統中都是由台東縣太麻里鄉三和村這個地點上岸,卡大地布(知本)稱之為Revuwa’an,普悠瑪部落(南王)稱為Panapanayan。根據《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1935)中記載的起源神話,分為石生系統,以卡大地布為...
【科名】芸香科(Rutaceae) 【學名】Zanthoxylum pistaciiflorum Hayata 【別名】 剌葉山椒、楷葉山椒 【形態特徵】 多年生灌木或喬木,分枝直立,全株具芳香味。三出複葉,互生,小葉長倒卵形,長4-8公分,寬2-2.5公分,革質,...
族別 拍瀑拉族。 身分 大肚北社土目。大肚北社位於今台中市大肚區舊大字大肚。已知在任時間含1816(嘉慶21年),有土目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大肚北社土目阿甲義成長行記」。 事蹟 1816(嘉慶21年),社番阿朥萬典等人,將水田壹埒,托中引就與漢人莊福出首承典...
緒論 「姊妹原事件」又稱「姊妹原誘殺慘案」、「霧社蕃膺懲事件」、「干卓萬事件」,指1903年(明治36年)10月5日,發生於今南投縣仁愛鄉姊妹原之事件。日本人為報復「人止關事件」,採「以蕃制蕃」政策,教唆布農族干卓萬群誘騙賽德克族Tgdaya(德固達雅)群至兩族交界處進行交易、而後遭殺害。...
王甲南考古遺址位在台南市新市區。遺址年代距今28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湖文化烏山頭類型。遺址代碼:1120WCS。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王甲南考古遺址位於新市區豐華里,海拔高度2.5公尺。南135區道西側,現今位於奇美電子公司六廠用地內。全區地勢平坦,上層土質屬砂頁...
【科名】菊科(Compositae / Asteraceae) 【學名】Gnaphalium hypoleucum DC. var. hypoleucum 【別名】 清明草、米麴、鼠麴、鼠耳、佛耳草、黃蒿、母子草、黃花艾、毛耳朵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株高25-...
台北港II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八里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3200-2800年/2800-1800年。文化類型屬於訊塘埔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遺址代碼:0123TaPK2。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台北港II考古遺址位於商港路右側的海岸沙灘,舊稱為「八里...
【科名】桃金孃科(Myrtaceae) 【學名】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on) Hassk. 【別名】 山稔、崗稔、當梨、稔子、山乳、豆稔、山旦仔、多蓮、水刀蓮、紅棯、哖仔 【形態特徵】 常綠性灌木,株高可達2.5公尺,分枝多,樹皮紅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