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公髻山考古遺址位在新竹縣五峰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413EGGS。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鵝公髻山考古遺址位於五峰鄉大隘村茅圃聚落,沿茅圃聚落產業道路上行至鵝公髻山東南側山麓坡地至平台距鵝公二號橋約150公尺,於地頗多天然巨石。
1902年森丑之助調查發現。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天主教概述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中有「我信唯一至聖至公(普世)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至公」或「普世」即是希臘文的katholikos及拉丁文的catholic。這個「公教會」,指歷史上與聖經新約「天主/上帝的教會」(格前一2)相連,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教會;至於自稱為基督教的教會,歷史...
事件背景 太魯閣國家公園於1986年(民國75年)正式成立,其範圍涵蓋花蓮縣秀林鄉、南投縣仁愛鄉、台中市和平區的山區,是台灣國家公園體系中占地面積最大的公園之一。然而,國家公園的設立對當地太魯閣族的傳統生活方式與文化空間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包括土地耕作空間的縮減、祭儀活動的受限、日常生活環境...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嘉新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627戶【總人口數】1524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49人43%【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875人57%【民族比例】阿美族27%、布農族1%、泰雅族2%、太魯閣族9%、噶瑪蘭族1%、排灣族...
柴仔坑社,別名柴坑仔社、柴硿仔社或柴坑社,在人類學的分類被歸屬於巴布薩族(Bubuza)。柴仔坑社在荷據時代與西鄰的半線社共同以Babariangh之名進入歷史時期,原屬「大肚王」的轄境聚落,後來荷蘭人將之與阿束(Assoeck)、半線(Babariangh)、大武郡(Tavekol)、猫兒干(...
水里・社子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水里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1SLST。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水里・社子考古遺址位於水里聚落所在階地的隔溪南側階地,即永豐巷永豐橋南側一帶。北側隔溪約500公尺處為水里國中遺址。土質為灰褐色砂土。聚落和檳榔園、旱作...
傳統住屋的建築型態 拉阿魯哇族的傳統家屋建築形式為長方形平地式,整體外觀呈橢圓錐體狀,與鄒族的傳統橢圓形家屋相似,但住屋矮小,內部空間較鄒族住屋小很多。屋頂稜角鈍圓,採用前後兩斜坡式結構,以茅草覆蓋,兩端屋頂很低,棟高約3.5-4.5公尺。 地基多建於平整台地,若建於斷崖或易崩塌...
族別 漢人。 身分 大武郡社通事。大武郡社位於今彰化縣社頭鄉舊大字社頭。已知在任時間含1727(雍正5年)。 事蹟 1727(雍正5年),丁作周,先前向大武郡社贌墾番地一所,並向吳林興借出母銀開築水圳,今因無錢償還,將所贌番地盡付與吳林興抵還本銀。通事王爾麟...
【科名】金龜子科(Scarabaeidae) 【學名】Cheirotonus formosanus 【別名】台灣長臂金龜 【型態特徵】 體長51-65公釐,體色以墨綠色為主,前胸背板為具金屬光澤略帶紅色之綠色,翅面上具黃橙色隻小斑紋,斑紋數目以及大小因個體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