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厝I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三芝區。遺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晚期。遺址代碼:0121HT1。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後厝I考古遺址位於淡水往金山芝蘭橋前,後厝招呼站右轉,雙連安養中心附近。
1992年劉鵠雄地表調查。2004年3月17日普查(第七期)項下盧瑞櫻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霧臺鄉境內5條重要道路 霧臺的道路依附著部落而存在,最早為魯凱族與排灣族各部落間的社路,爾後被日本政府拓寬為一般「理蕃道路」,根據相關文獻與訪談資料,整理出霧臺境內的重要道路系統,計有一「知本越嶺道路」,二「振興-舊好茶道路」,三「振興-霧臺-阿禮道路」,其中「知本越嶺道路」部分路段與「振...
福民國小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新社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營埔文化水底寮類型(晚期)/谷關文化Pinijan類型。遺址代碼:0611FMKH。評鑑等級:【查】1.29【資】一般性遺址 福民國小考古遺址位於大甲溪中由白毛台西側低位河階面上,福民國小附近。土質為砂頁岩淡...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後壠社土目。後壠社位於今苗栗縣後龍鎮舊大字公司寮。已知在任時間含1865(同治4年)。 事蹟 1865(同治4年),土目施德蘭等人,保舉後壠社吳永福即屯丁吳金祿等人,擔任竹塹屯外委。「具保結狀人,轅下淡屬武朥灣屯屯外委藍煥章、後壠四社...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學名】Euphorbia formosana Hayata 【別名】 大甲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約40-140公分,莖直立,具白色乳汁。葉對生,無柄,全緣,兩面無毛或被毛,線狀披針形,長約4-7公分,寬...
概述 (族別)拍瀑拉族。(身分)有兩個身分,其一為遷善北社甲頭,其二為遷善北社通事。遷善北社位於今台中市沙鹿區舊大字沙鹿。(活動年間)其活動年間已知有1832-1853(道光12年起至咸豐3年)。 ...
腦寮莊II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泰安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18NLG-II。評鑑等級:【查】【資】孤立地點 腦寮莊II考古遺址位於泰安鄉清安村,海拔高度約789公尺。苗62線上島公路約8.5公里處接錦安農路至腦寮莊後,其東北側唯一緩坡台地。現為山坡地果園及山坡竹...
內湖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通宵鎮。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03NH。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內湖考古遺址位於通霄鎮內湖里,海拔高度約45公尺。內湖里與楓樹里交會區,為國道3號通霄交流道的東側,往銅鑼鄉方向約800公尺,苗128線道北側墓園,即是遺址所在。目前...
概述 (族別)凱達格蘭族。(身分)有兩個身分,其一為毛少翁社番業戶,其二為毛少翁社業戶。毛少翁社位於今台北市士林區舊大字社子。(活動年間)其活動年間已知有1818-1894(嘉慶23年起至光緒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