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頭寮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大湖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08STL。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水頭寮考古遺址位於大湖鄉大寮村台3線東側丘陵地上過水頭寮橋上行約500公尺。階梯式緩坡地上為草莓田。遺物有有刃石器殘件、打製石器、斧鋤形器。
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科名】報春花科(Primulaceae) 【學名】Lysimachia ardisioides Masam.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株高30-80公分,無毛,莖四稜,被腺毛。葉互生,有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3公分,寬1-4公分,先端尖,葉基楔形,全緣,葉柄...
內垵B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西嶼鄉。遺址年代距今4700-4300年。文化類型屬於鎖港類型。遺址代碼:1604NA-B。評鑑等級:【查】2.07【資】重要遺址 內垵B考古遺址位於西嶼鄉內垵村,為漁翁島海濱砂丘,海拔高度為6-7公尺。這是個很大的貝塚遺址,位於南內垵灣的北邊約150公尺的沙岸...
【科名】景天科(Crassulaceae) 【學名】Sedum morrisonense Hayata 【別名】玉山景天、佛甲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5-20公分,全株光滑無毛,具分枝。單葉互生,節間短,密集,幾無柄,葉片線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0.8-1.2公...
【科名】豆科(Leguminosae / Fabaceae) 【學名】Acacia confusa Merr. 【別名】 相思仔、洋桂花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發芽後第一片葉為真葉,羽狀複葉。全株皆為假葉,無柄,狹披針形至鐮刀形,兩端漸狹,革質,具3-5平行脈,由...
【科名】胡頹子科(Elaeagnaceae) 【學名】Elaeagnus glabra Thunb. 【別名】 雞額仔、雞窩頭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幼枝及新芽被有銀灰色的鈍狀鱗片。葉紙質,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0公分,寬2-3公分,先端尖、鈍或圓形,葉基鈍形...
【科名】茄科(Solanaceae) 【學名】Solanum erianthum D. Don 【別名】 土煙、生毛將軍、蚊仔煙、大黃葉、樹茄、山番仔煙、山煙頭、大王葉、臭煙、土煙葉、假煙葉、臭鵬木、洗碗葉、茄樹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可達1.5公尺,直立,全株...
西莊考古遺址位在嘉義縣新港鄉。遺址年代距今3300-35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湖文化魚寮類型/灰黑陶文化/素面紅陶文化。遺址代碼:1007HC。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西莊考古遺址位於新港鄉西庄村、海瀛村,海拔高度15-17公尺。2006年調查發現時,其出土遺物雖然僅集中於圳溝...
【科名】蕁麻科(Urticaceae) 【學名】Pilea melastomoides (Poir.) Wedd. 【別名】 野牡丹葉冷水麻、三脈冷水麻、長序冷水麻 【形態特徵】 多年生亞灌木,莖基部木質化,光滑,直立或斜上,基部節間通常膨大。葉對生,每對葉等大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