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isar-B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那瑪夏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227NGS-B。評鑑等級:【查】1.43【資】一般性遺址
Nagisar-B考古遺址位於A地點相同河階之南側;地勢向西南緩傾;石質土。受農作破壞,並為雜草覆蓋,遺址詳細情形無法確定。
1993年8月16日劉益昌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12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7戶【總人口數】89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9人89%【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人11%【民族比例】布農族66%、太魯閣族6%、泰雅族4%、阿美族4%、排灣族1%、魯凱族1%、其他...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西安路一段497巷11號,隸屬中布中會。 1947年(民國36年),陳瓊瑤牧師受派至南投縣信義鄉、仁愛鄉、台中市和平區等山地鄉擔任行政指導員,藉由宣導政令的機會傳講福音。在他之後開始有國內外宣教師、平地教會牧長、信徒,陸續進入山地傳福音。 1994年(民國83...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無鄰數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總人口數】【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0%【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0%【民族比例】。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3戶,8人。主要民族為布農族,使用郡群布農語、巒群...
緒論 第一次逢坂事件發生於1921年(大正10年)12月17日,為台東新武呂溪流域布農族人針對日本警備道路開闢工程的襲擊事件,造成日警高級人員傷亡。本事件與深入新武呂溪流域內部的新設警備線有關,也與花蓮拉庫拉庫溪流域的托西佑事件(1921)有所牽連,是著名的布農抗日領袖Lamata&nbs...
「丹群」係指布農語的Takivatan部族,相傳是源於巒群中最晚分出的一支,因此同卡群和卓群一樣皆屬巒群系統,故在語言和文化特徵上與郡群差異明顯。目前主要集中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及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據傳該部族是布農族進行第二期遷移時最早往東部遷移者,因此很早即與東部的阿美族有所接觸。花東縱...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海端村7-8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11戶【總人口數】49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474人97%【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7人3%【民族比例】布農族85%、排灣族3%、阿美族1%、卑南族1%、魯凱族1%、其他5%。2...
部落概述 位於高雄市桃源區桃源里1-4、6-7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52戶【總人口數】82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739人90%【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86人10%【民族比例】布農族80%、拉阿魯哇族4%、鄒族3%、泰雅族1%、排灣族1%。...
Qanitoan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QNT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Qanitoan社考古遺址位於濁水溪北岸的高位山坡地,遺址為日治時期開闢的關門古道所經過,石板屋散建於兩條小支稜的寬脊上,約有20餘戶,算是布農舊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