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湖A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那瑪夏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比鼻烏類型。遺址代碼:1227PHA。評鑑等級:【查】1.36【資】一般性遺址
表湖A考古遺址位於草寮溪上游、表湖聚西北側緩坡;坡面向傾約20度左右;石質土。現為茶園;受若干破壞。
1993年8月16日劉益昌等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科名】黃楊科(Buxaceae) 【學名】Buxus microphylla subsp. sinica (Rehder & E.H. Wilson) Hatus. 【別名】台灣黃楊、錦熟黃楊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枝條黃灰色,平滑,四稜形。單葉對生,...
北投.田心子考古遺址位在台北市北投區。遺址年代距今8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十三行文化埤島橋類型。遺址代碼:6312PT.THT。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北投.田心子考古遺址位於中央北路二段257巷與大業路、中央北路二段之間田心子聚落旁。周邊接水田,可能遭翻土破壞,大...
頂笨社考古遺址位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遺址年代距今3000-200年。文化類型屬於Yingiana上層文化。遺址代碼:1018TPS。評鑑等級:【查】未建檔【資】一般性遺址 頂笨社考古遺址位於阿里山鄉里佳村,海拔高度1000-1050公尺,位在山麓緩坡處。原屬鄒族Tapangu群小社。出土...
【科名】茶茱萸科(Icacinaceae) 【學名】Nothapodytes nimmoniana (J. Graham) Mabb. 【別名】 臭馬比木、臭假柴龍樹 【形態特徵】 多年生常綠小喬木,株高約3-5公尺,主幹直立,分枝多。單葉,互生或近對生,具葉柄,橢...
【科名】隆頭魚科(Labridae) 【學名】Gomphosus varius 【別名】出角鳥、尖嘴龍、鳥仔魚、鳥鸚鯛、突吻鸚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30公分,體長形,頭尖,吻凸出成管狀且隨魚體增大而漸延長。體被大鱗,側線連續,腹鰭尖形;尾鰭幼魚圓形,成魚截...
【科名】芸香科(Rutaceae) 【學名】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L. 【別名】 佛手、花柑、香圓、香柚、香緣佛手、佛手香柑、五指香櫞、五指柑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分枝上布滿棘刺。單身複葉,互生,葉革質,有光澤...
哈崙台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和平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谷關類型。遺址代碼:0621HLT。評鑑等級:【查】1.43【資】一般性遺址 哈崙台考古遺址位於和平區博愛里,谷關西側,十文巷聚落附近之大甲溪中游低位河階哈隆台地緩坡面上。土質為砂礫岩石質土。採集得數件打製斧鋤...
石公坑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玉里鎮。遺址年代距今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卑南文化。遺址代碼:1503SKK。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石公坑考古遺址位於花東縱谷中段秀姑巒溪東側緩坡,縣道195甲線鐵份橋至石公橋間東側河階地緩坡地。遺址範圍之坡地,目前多整地梯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