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亨社考古遺址位在桃園市復興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313IH。評鑑等級:【查】2.4【資】一般性遺址
宜亨社考古遺址位於復興區義盛里義興聚落西南側,大漢溪東側之廣大緩坡河階地。地表已多次翻整。
1911年森丑之助調查發現。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抬耀13鄰46-1號,屬泰雅爾中會。 當初由葉廷昌宣道師所開拓後先於上部落設佈道所,其後與石磊教會合併,逐次信徒增加又因與石磊教會離部落甚遠,參加各種聚會之信徒感到不便,再信徒同意之下,決定設立教會,分設於部落之教堂用竹木建造為聚會場所,稱「抬耀教會」。1973年...
【科名】骨螺科(Muricidae) 【學名】Tylothais virgata 【型態特徵】 貝殼厚重,近長卵圓形,長可達6公分,體螺層膨大。殼表呈黑褐色具有淡色細紋,或乳黃色至白色具...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新美村79號,隸屬鄒族族群區會。 1952年(民國41年)浸信會首次入新美村,一邊醫人一邊傳教,後來租用楊萬生宅地作為禮拜場所,同年由高雄的茶山教會(布農族)信徒李永慶、新美村方文明繼續傳教。1956年(民國45年)2月,「新美佈道所」設立,最初的信徒有方文明、楊來喜...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西安路一段497巷11號,隸屬中布中會。 1947年(民國36年),陳瓊瑤牧師受派至南投縣信義鄉、仁愛鄉、台中市和平區等山地鄉擔任行政指導員,藉由宣導政令的機會傳講福音。在他之後開始有國內外宣教師、平地教會牧長、信徒,陸續進入山地傳福音。 1994年(民國83...
族別 馬卡道族。 身分 塔樓社酋長。綽號或別號稱Adam。塔樓社位於今屏東縣里港鄉舊大字塔樓。已知在任時間含1650-1656(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十任駐臺行政長官Nicolas Verburg任內第2年起,至第十一任Cornelis Caesar任內第4年...
校址在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三和巷16號。 學校位在屏37線道巷內。三和村為早期政府鼓勵原住民遷居移墾而成,並自然形成美園部落、中村部落、玉泉部落。第一代移墾祖輩距今已有70年,三和村是瑪家鄉人口最多,且是唯一與其他五村分開的聚落。本校屬於原住民偏遠學校,學區包括瑪家鄉、三地門鄉、霧台鄉。...
族別 拍瀑拉族。身分 猫霧捒社通事。猫霧捒社位於今台中市南屯區舊大字番社腳。已知在任時間含1871(同治10年),有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猫霧捒社通事□□□長行戳記」。事蹟 1871(同治10年),社番乞食仔,將溪埔壹處,托中引就向與漢人陳批之子陳老治前來承典。通事□□□(姓名不載)為在場知...
族別 噶瑪蘭族。 身分 又名龜乳本用。南搭吝社土目。南搭吝社位於今宜蘭縣冬山鄉舊大字武淵。已知在任時間含1870(同治9年),有土目戳記為憑「噶瑪蘭分府給府烟分社南搭吝社土目龜乳劉本用長行戳記」。「南搭吝社」有異寫「南㙮吝社」。 事蹟 1870(同治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