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亨社考古遺址位在桃園市復興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313IH。評鑑等級:【查】2.4【資】一般性遺址
宜亨社考古遺址位於復興區義盛里義興聚落西南側,大漢溪東側之廣大緩坡河階地。地表已多次翻整。
1911年森丑之助調查發現。1999年普查(第五期)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野銀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蘭嶼鄉。遺址年代距今600-200年。文化類型屬於雅美文化。遺址代碼:1416YYi。評鑑等級:【查】1【資】一般性遺址 野銀考古遺址位於蘭嶼島野銀村東北近海之地,或稱野銀舊村遺址。遺址大部分因開發而受到破壞。 1977年尹因印考古調查。1981及198...
沙港B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湖西鄉。遺址年代距今1300-900年。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遺址代碼:1602SK-B。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沙港B考古遺址位於湖西鄉沙港村,為澎湖島海階,海拔高度為10公尺,現今沙聚落中及其北側海邊。遺址有遺物零星分布。遺址為點狀分布。大部分已為現代居...
【科名】菊科(Compositae / Asteraceae) 【學名】Petasites formosanus Kitam. 【別名】毛裂蜂斗菜、山菊、蝙蝠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根莖,粗狀,根肥厚。基生葉具長柄,葉柄時呈紅色,近圓形或扁圓形,長5-10公分,寬...
都蘭北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東河鄉。遺址年代距今5000-3500年/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富山文化/卑南文化。遺址代碼:1407TLN。評鑑等級:【查】1.29【資】一般性遺址 都蘭北考古遺址位於都蘭溪左岸階地,約在都橋以北台11公路西側產業道路上行300公尺之道路北側。遺物...
【科名】防己科(Menispermaceae) 【學名】Tinospora sinensis (Lour.) Merr. 【別名】 苦藤、佛珠藤、伸筋藤、舒筋藤 【形態特徵】 落葉高大藤木,莖極長,肥厚,嫩枝綠色,具條紋和柔毛,老枝黃色。葉心形,長8-14公分,寬6...
原住民的葉包食物 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粽」指用竹葉等包裹糯米和作料蒸煮的食品,將原住民的葉包食物中譯為「粽」,純粹只是為了文化交流的便利性。原住民的葉包食物,可以說是「工夫菜」,主要出現於祭典、節慶、結婚、宴客或饋贈等場合。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排灣族、布農族、太魯閣等族都...
民權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那瑪夏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比鼻烏類型。遺址代碼:1227Mchua。評鑑等級:【查】1.5【資】一般性遺址 民權考古遺址位於楠梓仙溪左岸、那次蘭溪南之向西緩降階地面上,原民權舊部落所在。部分因種植及產業道路所破壞。 1993年...
原住民族音樂從民族音樂走向文化工業下的流行音樂,巨變的轉捩點始於日本時代。在「理蕃」政策(包括討伐威鎮、教化撫育、開發利用)、全球化科技文明(包括觀光、唱片、廣播)以及平地文化交流(包括日本人、漢人、原住民三者的互動)三大力量影響下,台灣原住民族吸收了日本跟西方的音樂元素,改變或捨棄了原來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