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坑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恆春鎮。遺址年代距今6500-5500年。文化類型屬於鵝鑾鼻第一類型。遺址代碼:1304LK。評鑑等級:【查】3【資】重要遺址
龍坑考古遺址位於白沙鼻北方約500公尺處;為一隆起珊瑚礁岩塊。目前已劃為龍坑生態保護區,保存狀況良好。
1984年李光周等發現並試掘。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紅香一號橋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仁愛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3HHYHC。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紅香一號橋考古遺址位於接近紅香一號橋前的路旁,帖比倫溪、北港溪和瑞岩溪在附近交會,在帖比倫VIB遺址的更南邊,是一東南往西北緩降的坡地,與瑞岩Moyeao遺...
【科名】錦葵科(Malvaceae) 【學名】Urena lobata L. 【別名】 蝨母子、大梵天花、虱母頭、虱母子頭、虱姆草、虱母子草、三腳破、殺母、肖梵天花、八角草 【形態特徵】 直立小灌木,莖、葉柄及花梗被星狀毛。單葉互生,葉形變異大,有鋸齒,植株下部葉常...
七佳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春日鄉。遺址年代距今300年。文化類型屬於排灣文化。遺址代碼:1331CJ。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七佳考古遺址位於春日鄉佳村,海拔高度550-600公尺。略向西北傾斜之山腹緩坡地,東南為石可見山之連峰、西北則隔七佳溪谷與對岸Kurasa、Koaravo古...
【科名】花鱂科(Poeciliidae) 【學名】Gambusia affinis 【別名】胎鱂、大肚仔、大肚魚 【型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略呈楔狀,後部側扁。雌魚的腹部膨大圓突。頭部中大,吻部短小,眼大。體被有大型的圓鱗,背鰭小型,雄魚的臀鰭第3、4、5鰭條特...
【科名】鮑螺科(Haliotidae) 【學名】Haliotis diversicolor 【別名】九孔、雜色鮑、石決明 【型態特徵】 貝殼呈橢圓形,紅褐色、綠色至黑褐雜色的保護色,幼貝多呈綠色,會因吃食的海藻種類而改變顏色。扁平如耳狀,長約2.5-8.5公分,...
【科名】田麻科(Tiliaceae) 【學名】Corchorus olitorius L. 【別名】 印度麻、縈麻、黃麻嬰、埃及錦葵、埃及國王菜、埃及野麻嬰、國王菜、葉用黃麻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多分枝,莖灰綠,時呈紅色。單葉互生,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6...
【科名】鱗魨科(Balistidae) 【學名】Rhinecanthus rectangulus 【別名】楔尾砲彈、黑帶銼鱗魨、斜帶板機魨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30公分。體側扁呈卵圓形,口小。頰部被鱗;鰓裂後有大型骨質鱗片。背鰭兩個,尾柄短,具4-5列小棘。...
【科名】梭子蟹科(Portunidae) 【學名】Thalamita wakensis 【型態特徵】 頭胸甲密生剛毛,前側綠5齒,前額緣6齒,右螫足略大。頭胸甲橘色,螫足及步足多呈暗黃色。 【生態習性】 棲息於水深3-20公尺的珊瑚礁及岩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