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柴坑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恆春鎮。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304HTK。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紅柴坑考古遺址位於紅柴坑聚落內;為一臨海之緩坡,東北一隆起海階地,西接珊瑚礁岸。
1984年李光周等發現。1994年4月18日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勇士歌舞起源與演變 勇士歌舞是排灣族人的傳統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歌舞,包括小米祭、出征、馘首祭、五年祭、結婚等生活領域,都有勇士歌舞的呈現。從演唱者演唱時的肢體動作來觀察,勇士歌舞大致分成2類。只歌唱、不做舞蹈動作的歌,此類稱作senai nua rakac勇士之歌,屏東縣...
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武朥灣社業主。武朥灣社位於今新北市板橋區舊大字港子嘴。已知在任時間含1825(道光5年),有業主戳記為憑「業主武朥灣社育接圖記」。 事蹟 1825(道光5年),社番潘郁文,將水田一段,托中引就與漢人林和等人借出佛面銀貳佰員。業主育接...
瀾尾埔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淡水區。遺址年代距今6300-4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遺址代碼:0110LWP。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瀾尾埔考古遺址位於北投子橋西北南望約100公尺之台地上,可由北新路141巷進入。遺址上大肆建築大樓及住宅,已幾近全被破壞。 ...
概述 (族別)道卡斯族。(身分)有兩個身分,其一為日南屯番業主,其二為日南社番。日南社位於今台中市大甲區舊大字日南社。(活動年間)其活動年間已知有1876-1885(光緒2-11年)。 身分1...
部落概述 位於屏東縣春日鄉春日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42戶【總人口數】112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98人98%【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7人2%【民族比例】排灣族95%、阿美族1%、布農族0.5%、魯凱族0.5%。2023年(民國...
位於新北市樹林區樹新路219巷24號2樓,隸屬西美中會。 1991年(民國80年)8月1日設教。 本會迄今(2023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林金源、林海峰。 本會2023年(民國112年)有在籍會員48名,慕道友3名。 ...
傳統服飾的基本形制 本文中的「傳統服飾」是當今Pangcah/Amis所稱的「Losid祭儀服飾」,因「Losid祭儀服飾」是由「傳統日常服」所演變而來。 傳統日常服裝為方形剪裁,以織布剪裁縫製,而在布疋進入部落後維持方衣特色,以遮蔽身體為主,女性遮蔽胸腹、腰臀、雙臂、大小腿;男...
山田仁史,《首狩の宗教民族学》(獵首的宗教民族學),東京:筑摩書房,2015年。 成書背景 本書的重要性在於,從宗教民族學的視角,探究被認為早已消失的獵首行為,背後所蘊含的精神上的深層意識(精神的古層)。在以德國與奧地利為據點的文化圈學派中,有一種學說認為,整個南島語系地區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