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恆春鎮。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304MAS。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馬鞍山考古遺址位於核能三廠廠址內反應爐附近;為低位海階平台,東為南灣,東北接馬鞍山山麓。已遭核三廠摧毀。
1984年李光周等發現。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部落概述 位於宜蘭縣大同鄉英士村7-8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4戶【總人口數】4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3人32%【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8人68%【民族比例】泰雅族3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1戶,1...
部落概述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澳花村1-6鄰。2018年(民國107年)由莫瑤部落Kmuyaw、巴博凱凱部落B’bukeykay、庫巴博部落Kb’bu合併而成。 莫瑤部落的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
【科名】唇形科(Labiatae / Lamiaceae) 【學名】Mentha canadensis L. 【別名】 單列萼薄荷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5-80公分,莖四稜形,全株有香氣,被毛。葉對生,有柄,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3-6公分,寬1.5-...
後厝I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三芝區。遺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晚期。遺址代碼:0121HT1。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後厝I考古遺址位於淡水往金山芝蘭橋前,後厝招呼站右轉,雙連安養中心附近。 1992年劉鵠雄地表調查。2004年3月17...
【科名】小蘗科(Berberidaceae) 【學名】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on 【別名】獨腳蓮 【形態特徵】 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株高20-50公分。根莖匍匐,粗壯,結節狀,具凹陷葉痕,長約9-19公分。單葉或上部分叉,具長柄。盾狀...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後壠等社副通事。已知在任時間含1865(同治4年),有副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後壠等社副通事鍾貴生長行記」。 事蹟 1865(同治4年),副通事鍾貴生等人,保舉後壠社吳永福即屯丁吳金祿等人,擔任竹塹屯外委。「具保結狀人,轅下淡屬武朥...
【科名】鸚哥魚科(Scaridae) 【學名】Scarus forsteni 【別名】青衣、青衫、蠔魚、紅咬齒、紅海逮、紅鸚哥、青鸚哥仔、綠唇鸚嘴魚 【型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最大體長為55公分。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尾鰭為微凹或半月形。稚魚體呈黑褐色,體側...
乾峰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國姓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0CF。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乾峰考古遺址位於烏溪北岸的河階,隔溪與龜溝遺址相望;台14線轉縣道136,過乾峰橋後再轉進寫著:乾溝村10、11、12鄰路牌的小叉路,遺址就在天竺寺周圍的河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