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茄湖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恆春鎮。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墾丁類型。遺址代碼:1304TCH。評鑑等級:【查】無【資】重要遺址
頂茄湖考古遺址位於茄湖聚落北側,南距頂頭溝遺址約1000公尺。東側數恆春平原一部分,西側緊鄰西部恆春台地。保存狀況不詳。
1986年2月16日黃士強等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新城鄉新城村2-30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573戶【總人口數】149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96人20%【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199人80%【民族比例】太魯閣族10%、阿美族8%、泰雅族1%。2023年(民國112年...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鶴岡村屋拉力二街94號,隸屬阿美中會。 1946年(民國35年)前後,本部落信仰基督教的家庭有陳天賜、Kami(林光復之父)、陳清漢、陳永富、Dongi、Oleng(楊文德之家)、Kacaw-Olok。早期選在楊文德的住宅旁搭蓋朝東的茅草屋小教堂,當時有王明榮在屋拉力、...
【科名】土人參科(Talinaceae) 【學名】Talinum triangulare Willd. 【別名】 參仔草、土高麗參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全株平滑無毛,莖葉柔軟多汁,分枝多。單葉互生,葉片形狀呈具柄且全緣的倒卵狀披針形,長約6-9公分,肉質,中肋...
校址在屏東縣牡丹鄉高士村高士路29號。高士村位於八瑤溪上游,屬於內陸部落,主要居民為高士佛社族人。因地形關係,形成了不同的聚落,分別為上部落、中部落、下部落及派出所部落。本校位於屏東縣牡丹鄉之東邊排灣族部落,以縣道200做為聯外道路,校區分為高士本校及牡林分校兩個校區,高士校區四面群山環繞,距離...
【科名】蓼科(Polygonaceae) 【學名】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 【別名】紅川七、土川七、黃藥子 【形態特徵】 多年生雌雄異株灌木狀草本,株高1公尺,全株無毛,根粗厚,黃色,有節,莖分枝,圓柱形,中空,長可達2公尺,幼枝紅色斑點。葉互...
射鹿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瑪家鄉。遺址年代距今400年迄今。文化類型屬於排灣文化。遺址代碼:1328SL。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射鹿考古遺址位於瑪家鄉排灣村,海拔高度150公尺。西隔和平溪與筏灣舊社對望。東北方約500公尺處為高燕II舊社。 1984年陳仲玉、宋光宇、劉...
海尾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金山區。遺址年代距今600-350年。文化類型屬於十三行文化晚期舊社類型。遺址代碼:0127HW。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海尾考古遺址位於海興路92號黃氏宅後之沙丘上,為北海岸沙丘地區,有遺物分布。遺址中貝塚長期暴露,已遭嚴重破壞。 19...
校址在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6鄰113號。 五峰鄉因山巒如五指而名,屬山岳森林地帶,平地稀少,海拔300~2800公尺。野溪發源於石鹿與油羅山,匯於桃山後貫穿南北,最終入竹東頭前溪。主要族群為泰雅族、賽夏族,少數為客家及戰後移民。十八兒部落(Sipazi’)傳說因一對原住民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