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頭溝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恆春鎮。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墾丁類型。遺址代碼:1304TTK。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頂頭溝考古遺址位於頂頭溝聚落西南側。保存狀況不詳。
1984年李光周等發現。1986年黃士強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榮泉村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烏日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牛罵頭文化。遺址代碼:0615JCT。評鑑等級:【查】【資】地點 榮泉村考古遺址位於烏日區榮泉里,於濁大計畫期間調查發現,曾採獲磨製半月形帶孔石刀、打製石片器、打製石斧等農業用具以及紅色泥質素面陶、紅色粗砂素...
永豐村考古遺址位在彰化縣埤頭鄉。遺址年代距今250-150/100年。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近現代考古文化。遺址代碼:0722YFT。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永豐村考古遺址位於埤頭鄉永豐村,海拔高度18-19公尺。埤頭鄉第三公墓,北邊有永豐排水流經,南邊約300 公尺處...
圳墘村III考古遺址位在彰化縣芬園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709CKT3。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圳墘村III考古遺址位於八卦台地東緣,圳墘村第二地點之西北。遺址分布狀況不詳。 1972-1973年濁大計畫何傳坤發現。1995年3月普查(第三...
【科名】鯔科(Mugilidae) 【學名】Crenimugil crenilabis 【別名】烏仔、烏魚、烏仔魚 【型態特徵】 最大的體長為60公分。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頭短,吻短唇厚,無唇齒。眼圓,稚魚期為圓鱗,隨著成長而變為膜性櫛鱗;頭部、...
麻糍埔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南屯區。遺址年代距今3000年/2700-2300年/1600-1000年。文化類型屬於番仔園文化。遺址代碼:1907MTP。評鑑等級:【查】【資】指定遺址【文】直轄市定遺址 麻糍埔考古遺址位於南屯區鎮平里及豐樂里,舊南屯溪沿岸。遺址出土營埔文化的鼎型陶器、石器...
【科名】蝴蝶魚科(Chaetodontidae) 【學名】Chaetodon argentatus 【別名】黑鏡蝶、銀蝶魚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約20公分。魚體極側扁而呈卵圓形,吻小且尖。體被大型鱗片,菱形,但體後側鱗較小,背鰭單一。體銀白至灰黃色,體側沿鱗列...
張屋塘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美濃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220CWT。評鑑等級:【查】1.43【資】一般性遺址 張屋塘考古遺址位於張屋塘聚落北約350公尺,和泰7號民宅後方坡地面上;為一面東南之丘陵緩坡,與劉屋塘遺址僅隔一山脊。因果園闢建而破壞部分。 19...
【科名】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 【學名】Myristica ceylanica A. DC. var. cagayanensis (Merr.) J. Sinclair 【別名】 台灣肉豆蔻、卵豆肉豆蔻、黃肉肉豆蔻 【形態特徵】 常綠大喬木,樹幹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