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朥束山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滿洲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324CLSS。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豬朥束山考古遺址位於里德第一史前遺址西南方約700公尺的梯狀平台上。保存狀況不詳。
1984年李光周等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6-10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14戶【總人口數】254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97人38%【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57人62%【民族比例】阿美族36%、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
原舞者的全名是「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原舞者」),創立於1991年(民國80年),經由田野採集的方式,向部落請益,以傳承、推廣原住民樂舞文化;並透過教學、研習、創作、展演、出版,促進原住民樂舞文化的發展,與世界接軌。 原舞者發展過程 原舞者成立以來,歷經了4次不同的...
緒論 「中路開山事件」指1887年(光緒13年)7-11月發生於今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地區的「水沙連戰役」、今台中市和平區的「白毛社-裡冷社戰役」。兩者皆與清軍開闢山路、漢人入墾部落範圍有關。 所涉民族 台中市和平區泰雅族,南投縣魚池鄉邵族、信義鄉布農族卡群與丹群。 事...
【科名】扁蝸牛科(Bradybaenidae) 【學名】Helicostyla okadai Kuroda 【型態特徵】 外殼中型,右旋,青色或白色,殼質較薄且呈透明狀,殼口卵圓形,外唇略增厚而外翻,殼臍孔狹窄而深。 【生態習性】 為樹棲型蝸...
【科名】茄科(Solanaceae) 【學名】Solanum mammosum L. 【別名】 角茄、牛頭茄、牛角茄、五指葫蘆、牛角花、乳茄、五代同堂、五代同堂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植株高可達150-250公分,莖葉均被細絨毛,具銳刺。單葉互生,葉紙...
族別 拍瀑拉族。 身分 水裡社業戶。水裡社位於今台中市龍井區舊大字龍目井。已知在任時間含1820(嘉慶25年)。 事蹟 1820(嘉慶25年),業戶貴德陞,將海埔溫地壹所,托中引就與三塊厝庄林長發號出首承墾。「立招墾契字水裡社業戶貴德陞等,有承管海埔溫地壹所...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海端鄉海端村1-5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08戶【總人口數】344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86人83%【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8人17%【民族比例】布農族69%、阿美族3%、排灣族3%、卑南族1%、魯凱族1%、泰雅族1%...
【科名】菝葜科(Smilacaceae) 【學名】Smilax china L. 【別名】 山歸來、金剛藤、土茯苓 【形態特徵】 多年生木質攀緣藤本,莖之字形彎曲或否,表面光滑或疏被刺。單葉互生,葉卵圓形至廣橢圓形,偶為扁圓形,先端圓至淺凹,常具小尖頭,革質,下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