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分水嶺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滿洲鄉。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墾丁類型。遺址代碼:1324HFSL。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下分水嶺考古遺址位於下分水嶺聚落東約50公尺處。保存狀況不詳。
1986年2月23日黃士強等發現。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學名】Dendrobium chryseum Rolfe 【別名】 木槲蘭、細幹石斛 【形態特徵】 附生性草本,莖直立,叢生,表面常被黃綠色葉鞘,節間黃色,節明顯。葉兩列互生,窄長橢圓形,先端鈍,葉基漸窄,革質。穗狀花序側生...
穿耳 一、概要 根據文獻資料,除魯凱族、邵族、葛瑪蘭族、撒奇萊雅族未蒐集到穿耳的紀錄,其他12族皆有穿耳的習俗。 各族普遍有穿耳習俗,男女多皆會穿耳,但有些族群男性穿耳較少或只在特定情況下穿。穿耳的年齡大多集中在嬰兒出生後不久至10歲左右,部分族群會在特定年齡階段進行。穿耳的方法多...
原舞者的全名是「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原舞者」),創立於1991年(民國80年),經由田野採集的方式,向部落請益,以傳承、推廣原住民樂舞文化;並透過教學、研習、創作、展演、出版,促進原住民樂舞文化的發展,與世界接軌。 原舞者發展過程 原舞者成立以來,歷經了4次不同的...
三孔泉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淡水區。遺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訊塘埔文化。遺址代碼:0110SKC。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三孔泉考古遺址位於淡水客運小平頂線於平頂路三孔泉站往西望約500公尺之盆地面上,遺址位於登輝大道...
穿越邵族領域而過 水沙連道路的歷史悠久,但開鑿時間不可考,此道南以南投縣水里鄉為起點、經魚池鄉、北迄南投縣埔里鎮,全長約30多公里,但因日本時代日月潭發電廠設置,導致路線改變,道路主要穿越邵族傳統領域,從水里入口處的二坪,通過土地公鞍嶺(嶺上鞍部有土地公廟),又稱為「土地公鞍嶺道路」。「水...
寶斗厝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新店區。遺址年代距今2800-1800年。文化類型屬於圓山文化。遺址代碼:0106PTT。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寶斗厝考古遺址位於新店七張往景美之右側,在景美溪寶儀橋南方約300公尺,遺址位置現為通用先進公司所佔據。台北盆地西南邊緣向北突出於沖...
大茅茅I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春日鄉。遺址年代距今530年。文化類型屬於排灣文化。遺址代碼:1331TMM1。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大茅茅I考古遺址位於春日鄉士文村,海拔高度780-820公尺,因交通困難,舊社林木繁茂,未發現考古遺跡。本社上方的Tsiauchia'lar...
國分直一,《壷を祀る村――南方臺灣民俗考》(祀壺之村──南方台灣民俗誌),台北:東都書籍,1944年。本書有東京法政大學出版重編本《壷を祀る村—台湾民俗誌》(祀壺之村──台灣民俗誌,1981)。 成書背景 國分直一於明治末期跟隨父母渡台,自小學校至舊制高校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