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坑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滿洲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屬於南仁山類型。遺址代碼:1324JK。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榕坑考古遺址位於響林村龍泉巖東北約300公尺之緩坡上,西離福林路遺址約500公尺。保存狀況不詳,可能已遭摧毀。
1986年黃士強等發現。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小銅鑼圈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三灣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屬於五櫃坪系統。遺址代碼:0516STLC。評鑑等級:【查】2.8【資】重要遺址 小銅鑼圈考古遺址位於中港溪北岸台3線東側,過舊峨眉橋右轉上行至小銅鑼圈聚落內,遺址南南東側5公尺處有銅鏡村小銅鑼圈18-8號民宅。該地為一山麓緩...
自1998年(民國87年)原住民族教育法公布以來,雖然大環境的壓迫與法令政策落實的不足,抑制了民族教育長足的生存與發展。但在部落的學校中,始終有一群原住民與漢人朋友在困難的路徑中,尋找可能的夾縫,創造各種實施民族教育的機會,企圖把有如在加護病房中的原住民族文化搶救回來。就如一顆種子在偌大的石頭壓...
老崩山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石門區。遺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晚期。遺址代碼:0122LPS。評鑑等級:【查】第三級【資】重要遺址 老崩山考古遺址位於台2線淡金公路南側23號橋之東南方,沿著公路過橋至老梅街約300公尺,距老梅溪口約500公尺,怡祥寵物公司附近...
小馬海蝕洞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成功鎮。遺址年代距今20000-5000年/5000-3500年/32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長濱文化/富山文化/麒麟文化(舊石器時代晚期長濱文化、新石器時代中期東部繩紋紅陶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麒麟文化、金屬器時代靜浦文化富南類型)。遺址代碼:1402HMHST...
五櫃坪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三義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屬於五櫃坪系統。遺址代碼:0513WGP。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五櫃坪考古遺址位於三義鄉鯉魚村三櫃往十分道路上行約300公尺處,該地為紅土礫石高位河階地。果園園主為三櫃12號劉先生,據描述曾發現動物化石及打製石器,...
【科名】鮨科(Serranidae) 【學名】Cephalopholis argus 【別名】石斑、青貓、過魚、油鱠、眼斑鱠、黑鱠僅、斑點九棘鱸。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60公分。體長橢圓形,側扁。頭背部幾乎斜直,眼小,口大。體被細小櫛鱗;胸鰭圓形;尾鰭圓形。...
一、概要 各族陀螺多用作孩童或男性的玩具。部分族群的陀螺具有娛樂以外的功能,例如布農族的陀螺也用於祈福儀式,祈求農作豐收、身體健康、驅除厄運;鄒族則用於播粟祭占卜及比賽。 陀螺多以木頭製作,也有以竹子製作者,如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則有以石櫟果實配合木軸製成的陀螺。二、16族各族的陀螺文化阿美族...
【科名】芸香科(Rutaceae) 【學名】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L. 【別名】 佛手、花柑、香圓、香柚、香緣佛手、佛手香柑、五指香櫞、五指柑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分枝上布滿棘刺。單身複葉,互生,葉革質,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