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得路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滿洲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324WTL。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萬得路考古遺址位於萬德路聚落西側,港口溪左岸河階上之土地公廟左前方。保存狀況不詳,可能已遭摧毀。
1984年李光周等發現。1994年普查(第二期)項下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海墘考古遺址位在桃園市大園區。遺址年代距今6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十三行文化晚期。遺址代碼:0306HC。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海墘考古遺址位於大園區北港里海墘聚落2之8號民宅前方,越過桃31線之瓜田。遺址原本所在之沙丘,現已被闢為瓜田及旱作地,地面多次翻整,陶片少量零碎...
玄光寺下方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魚池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09HKSHF。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玄光寺下方考古遺址位於今玄光寺所在凸岬,距離約650公尺。北側即為Lalu遺址。位於日潭和月潭南側交界的潭邊,現在開發為小型的乘船碼頭。遺址已遭潭水...
深溝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桃源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比鼻烏類型。遺址代碼:1226SK。評鑑等級:【查】1.64【資】一般性遺址 深溝考古遺址位於荖濃溪右岸,百靈橋北側,桃源聚落西南方之對岸河階地;遺址所在為一向東緩傾10度之河階,北、東側以100公尺階崖臨溪;石...
【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Gomphrena globosa L. 【別名】 圓仔花 【形態特徵】 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公分。莖二分叉,直立,表面被絨毛。單葉對生,圓形至倒卵形,先端圓鈍,基部楔形。頂生球形穗狀花序,紫紅色花瓣...
麻糍埔II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南屯區。遺址年代距今1600-1000年。文化類型屬於番仔園文化。遺址代碼:1907MTP-II。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麻糍埔II考古遺址位於南屯區鎮平里,海拔高度48-55公尺。永春東三路西側,楓樂巷12號附近的水稻田上。可能因水稻田耕種而受到...
【科名】胡椒科(Piperaceae) 【學名】Piper sintenense Hatus. 【別名】 薄葉爬崖香、新店荖藤、小葉爬崖香、風藤 【形態特徵】 多年生攀援性藤本。單葉互生,具柄,葉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8-13公分,寬4-9公分,先端短尖或漸尖,葉基...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 【學名】Alocasia cucullata (Lour.) G. Don 【別名】尖尾芋、台灣山芋、大葉姑婆芋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達1公尺,根莖粗壯,肉質。葉叢生,柄長30-90公分,肉質,基部鞘狀,抱莖。葉片廣卵形,長1...
【科名】鱉科(Trionychidae) 【學名】Pelodiscus sinensis 【別名】甲魚、圓魚 【型態特徵】 背甲長可達33公分。幼年期背甲常帶有斑點,長大後逐漸消失。鱉的背甲、腹甲柔軟且扁平,頸部極長,吻端細長突出,鼻孔可開閉,位於吻端,全身呈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