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沙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綠島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屬於尚待調查。遺址代碼:1411TPS。評鑑等級:【查】1【資】
大白沙考古遺址位於綠島西南海岸平原。保存狀況尚待調查。遺物有紅色素面陶片。
1995年劉益昌、邱敏勇地表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崎頂考古遺址位在桃園市大溪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屬於上石屯系統。遺址代碼:0303CD。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崎頂考古遺址位於大溪區美華里台榮牧場北北東側約200公尺,台7線西側。文獻描述位置東南側約50公尺有萬善祠。現平台地面已全成為住戶及工廠廠房,小部分可調查之雜林...
份尾考古遺址位在宜蘭縣礁溪鄉。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繩紋紅陶文化。遺址代碼:0205FW。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份尾考古遺址位於礁溪火車站東北方約1公里的份尾聚落,聚落所在區域原為一處古老沙丘,後經夷平略高於附近田園,遺址所在範圍涵蓋份尾聚落及...
【科名】錦葵科(Malvaceae) 【學名】Sida acuta Burm. f. 【別名】 蛇總管、乳仔草、掃把草、黃花稔、吸血仔、四吻草、索血草、四米草、尖葉嗽血草、白索子、麻芡麻、灶江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狀亞灌木,植株高30-100公分,多分枝。單葉互...
部落概述位於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7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30戶【總人口數】92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9人64%【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3人36%【民族比例】泰雅族63%、其他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19戶,71人。主要...
丹大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TTS。評鑑等級:【查】第三級【資】重要遺址 丹大社考古遺址屬於布農族丹社群之舊聚落,此舊社遺址可由丹大林道的六分所,沿著「丹大造林中心」標示牌旁的造林小路,約半天可抵達丹大吊橋,吊橋已半毀,無法通行,須...
【科名】螳螂目(Mantodea) 【型態特徵】 生活史為卵、若蟲、成蟲,屬於漸進變態昆蟲。若蟲蛻皮7次為成蟲,身體狹長,頭部呈倒三角形,複眼大突出,觸角絲狀細長,具咀嚼式口器,肉食性。螳螂的基節很長,腿節、脛節內側具排刺,型態呈鎌刀狀,通稱「捕足腳」善於捕捉獵物。 【生態習性...
位於台南市歸仁區文化北二街84號,屬南布中會。 本會於1988年(民國77年)成立。2011年(民國100年)舉行設教23週年感恩禮拜。本會迄今(2024年)歷任牧者不詳,已知有阿布斯•拜恩給諾安。 本會2024年(民國113年)有在籍會員117名,慕道友26名。...
校址在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村3鄰74號。 學校位在阿里山鄉最南端茶山村(茶山、新美、山美,並稱阿里山南三村),與高雄市那瑪夏區相鄰。茶山部落(Cayamavana),鄒族族語意指「山腰上的平原」,學生組成為鄒族、布農族、漢族。現在的茶山村民主要以「珈雅瑪」稱呼自己的部落。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