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溝頭考古遺址位在台北市大同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6306HKT。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河溝頭考古遺址位於延平區忠孝西路底北側,環河北路,舊河頭溝街附近,現今為玉泉公園。因台北市極度開發,可能幾近破壞。
1902年森丑之助報導。2004年4月28日普查(第七期)項下盧瑞櫻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Amaranthus spinosus L. 【別名】 刺蒐、假莧菜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1公尺,莖有稜,常呈紫紅色,具光澤。單葉互生,卵形或長橢圓形,具長柄,全緣,葉柄基部有一對尖刺。圓錐花序,...
草屯•過溝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草屯鎭。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03TTKK。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草屯•過溝考古遺址位於貓羅溪東邊的河階,國道3的西側,台76快速道路從其北邊橫過,南邊可見平林橋,隔貓羅溪與崩坎遺址相望,現在已經築...
蜈蜞坪考古遺址位在雲林縣古坑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907WCP。評鑑等級:【查】【資】地點 蜈蜞坪考古遺址位於古坑鄉桂林村,海拔高度620-650公尺。華山風景區東偏北約1公里,俗名蜈蜞坪所在的緩坡地,149線北側緩坡發現零星分布的打製石器。遺址地表因農耕需要...
【科名】鯉科(Cyprinidae) 【學名】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別名】石斑、石賓、秋斑、台灣光唇魚 【型態特徵】 成魚體長約10-15公分,大者可達20公分。體延長而略側扁,腹部略圓。頭中大而尖。吻圓鈍而前端稍突出。口略寬,位於...
【科名】蘭科(Orchidaceae) 【學名】Liparis cordifolia Hook. f. 【別名】 銀鈴蟲蘭、阿里山羊耳蘭、溪頭羊耳蘭、溪頭羊耳蒜 【形態特徵】 多年生小型草本,高6-10公分,假球莖卵形,綠色。葉僅1枚,卵狀心形,全緣,光滑,具光澤,...
【科名】芭蕉科(Musaceae) 【學名】Musa basjoo var. formosana (Warb. ex Schum.) S.S. Ying 【別名】 山芎蕉、山芭蕉 【形態特徵】 大型草本,可高2公尺以上。根莖粗糙,側生小株可供繁殖。假莖由葉鞘緊包著成...
竹仔坪II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國姓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0CTP2。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竹仔坪II考古遺址位在北港溪南岸的河階,國姓糖廠的旁邊;投84號道路1.5-2公里間的香蕉園,旁邊為養雞場,高壓電線通過其正上方。 1972年...
【科名】唇形科(Labiatae / Lamiaceae) 【學名】Salvia plebeia R. Br. 【別名】 荔枝草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約20-70公分高,全株被毛。單葉對生,長卵或披針形,長約3-7公分,寬約4公分,葉緣鋸齒,先端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