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公館考古遺址位在台北市北投區。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6312PTKK。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北投公館考古遺址位於大屯山緩坡與平原,清江國小南側略為突起的水果園及其南側荒草區。耕作地可能造成若干破壞。
1999年劉鵠雄調查。2004年4月普查(第七期)項下盧瑞櫻調查。
說明
評鑑等級蒐集三項資料來源,分別標示為【查】: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報告第一~七期;【資】:台灣考古遺址地理資訊系統;【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竹仔湖考古遺址位在台北市北投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3200-1800年。文化類型屬於訊塘埔文化/圓山文化。遺址代碼:6312CTH。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竹仔湖考古遺址位於陽明山竹子湖,所在地是一個小盆地。 1935年平山勳調查。1987年陳仲...
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毛少翁社通事。毛少翁社位於今台北市士林區舊大字社子。已知在任時間含1843(道光23年),有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毛少翁社通事瑞添長行記」。 事蹟 1843(道光23年),張琳,將水田暨一盡併山埔栽種松柏、菓樹、竹木、茅屋、菜園等...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日南社頭目。日南社位於今台中市大甲區舊大字日南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893(光緒19年),有頭目戳記為憑「苗栗縣正堂沈給日南社頭目劉林盛戳記」。 事蹟 1893(光緒19年),社番劉烏蚋,將水田壹段參扐,托中引就與頂店社番親潘永安出首承...
八社十部落所指範圍 卑南族今日主要分布在台東縣台東市、卑南鄉,卑南族人常以「八社十部落」稱之。其中,「八社」為卡大地布Katratripulr(台東市建興里、知本里)、建和Kasavakan(台東市建和里)、利嘉Likavung(卑南鄉利嘉村)、大巴六九Tamalrakaw(卑南鄉泰安村)...
族別 巴宰族。 身分 東勢角社總土目。東勢角社位於今台中市東勢區舊大字東勢。已知在任時間含1804(嘉慶9年)。 事蹟 1804(嘉慶9年),總土目阿多罕等人,商議鳩資另開新陂新圳一條,並且合力修築,民番均有水源灌溉水田。「同立合約字東勢角社番總土目馬下六烏...
校址在花蓮縣吉安鄉干城村吉安路六段60號。 學校位在木瓜溪畔北側,初英山東側,地處吉安鄉干城村與南華村交接處,台9丙線上。 「南華國小」的前身為1954年(民國43年)9月奉准開辦的「吉安國民學校南華分校」,設有2班。1956年(民國45年)8月獨立為「南華國民學校」,增至6...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勝安村1-18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180戶【總人口數】572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48人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377人94%【民族比例】阿美族5%、太魯閣族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
【科名】旋花科(Convolvulaceae) 【學名】Ipomoea indica (Burm. f.) Merr. 【別名】野牽牛、番仔藤、番薯舅、碗公花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莖有纏繞性,稀匍匐生長,偶被柔毛。單葉互生,闊卵形或圓形,稀3裂葉,長4-10公分,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