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寶螺科(Cypraeidae)
【型態特徵】
貝殼卵形,螺層內捲。外唇和內唇有細齒。外套膜薄、二葉型,活著時候幾乎完全覆蓋貝殼。齒舌紐舌形。
【生態習性】
藻食性、雜食性或食海綿。
【棲地分布】
分布於淺海、潮間帶的岩礁區和低潮線。
【原住民族語】
阿美族
cengi’
poki^
賽夏族
kohael
拉阿魯哇族
tuvakʉ
【生活使用】
食用。
可食。煮熟後會有黏液。族人通常會直接敲破螺殼以取出螺肉。味微苦,食用過多會舌頭麻甚至頭暈。
楓林口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仁愛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3FLK。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楓林口考古遺址位於眉溪北岸的高位河階地上,台14線在楓林口處轉進過楓林橋之後的大片平坦階地,即為遺址所在。因耕種而翻動。 1990年1月10日劉益...
概述 大肚王,指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時,唐人稱為「番仔王」(Quataongh),旅台的蘇格蘭人David Wright稱為「中晝皇帝」(Keizer van Middag),東印度公司文獻記載為甘仔轄(Camachat)的一名南島語族部落領袖,文獻記載其名為...
【科名】菊科(Compositae / Asteraceae) 【學名】Blumea aromatica DC. 【別名】 細葉大艾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株高40-100公分,具芳香氣味,分枝多,植株被毛。單葉互生,葉倒卵形或橢圓狀針形,長8-20公分,寬2....
過溪仔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貢寮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訊塘埔文化。遺址代碼:0126KHT。評鑑等級:【查】第三級【資】重要遺址 過溪仔考古遺址位於核四廠區內的西北角,西側鄰百公尺以上的山丘,東側則為開闊的海岸平原,北側有石碇溪流經。遺物主要分布在1號排洪渠道東...
【科名】隆頭魚科(Labridae) 【學名】Cheilinus chlorourus 【別名】三齒仔、綠色龍、汕散仔、紅斑綠鸚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45公分、體延長而呈長卵圓形,吻部筆直。體被大形圓鱗;尾鰭圓形,成魚上下緣鰭條較突出;成魚腹鰭第一軟條延長...
頂塊陳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三峽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2800-1800年。文化類型屬於訊塘埔文化/植物園文化。遺址代碼:0109TKC。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頂塊陳考古遺址由橫溪橋旁的138巷進入,遺址在頂塊陳聚落後方的緩坡,北距溪300公尺,西距鵠尾山...
海尾仔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淡水區。遺址年代距今4500-3500年。文化類型屬於訊塘埔文化。遺址代碼:0110HWT。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海尾仔考古遺址位於台2號道路往義山里11鄰下圭柔山87-92號小路,沿小路往92號周邊之紅土台地。為下圭柔山溪出海口約500公尺北...
【科名】大戟科(Euphorbiaceae) 【學名】Glochidion rubrum Blume 【別名】饅頭果、細葉赤血仔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至小喬木,可高4公尺。小枝平滑有毛,成熟後無毛。單葉互生,倒卵形至長橢圓形,長3-13公分,寬2-4公分,先端短凸尖,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