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寶螺科(Cypraeidae)
【型態特徵】
貝殼卵形,螺層內捲。外唇和內唇有細齒。外套膜薄、二葉型,活著時候幾乎完全覆蓋貝殼。齒舌紐舌形。
【生態習性】
藻食性、雜食性或食海綿。
【棲地分布】
分布於淺海、潮間帶的岩礁區和低潮線。
【原住民族語】
阿美族
cengi’
poki^
賽夏族
kohael
拉阿魯哇族
tuvakʉ
【生活使用】
食用。
可食。煮熟後會有黏液。族人通常會直接敲破螺殼以取出螺肉。味微苦,食用過多會舌頭麻甚至頭暈。
柑林村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國姓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0KLT。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柑林村考古遺址位於南港溪溪岸的河階地,台14線由昌榮橋處轉入後再右轉,沿南港溪旁的小路往北行到一公墓處的臨河階地,即為遺址所在。 1972年臧振華調...
蜈蜞坪考古遺址位在雲林縣古坑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907WCP。評鑑等級:【查】【資】地點 蜈蜞坪考古遺址位於古坑鄉桂林村,海拔高度620-650公尺。華山風景區東偏北約1公里,俗名蜈蜞坪所在的緩坡地,149線北側緩坡發現零星分布的打製石器。遺址地表因農耕需要...
大營考古遺址位在台南市新市區。遺址年代距今3300-18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湖文化。遺址代碼:1120TYi。評鑑等級:【查】【資】孤立地點 大營考古遺址位於新市區大營里,海拔高度11公尺。位於大營聚落西北方約500公尺處,石橋遺址南方,西距縱貫鐵路約300公尺,西側見簡易電塔及孤塚...
小糠榔考古遺址位在嘉義縣朴子市。遺址年代距今3300-1800年。文化類型屬於灰黑陶文化。遺址代碼:1002SKL。評鑑等級:【查】【資】孤立地點 小糠榔考古遺址位於朴子市仁和里,海拔高度12公尺。朴子溪南岸故宮南院基地西側的小糠榔聚落一帶,2005年進行故宮南院計畫時,因仁和社區福安...
【科名】長海膽科(Echinometridae) 【學名】Echinometra mathaei 【別名】番仔膽、海刺蝟、豬槽海膽 【型態特徵】 體殼略呈長形,體殼長約4-6公分,長寬比約1.4。其刺棘粗硬,其上有縱肋,呈乳白色、淡棕色、綠褐色、褐色、紅棕色或紫...
後厝II考古遺址位在新北市三芝區。遺址年代距今3100-2700年。文化類型屬於圓山文化龜子山類型。遺址代碼:0121HT2。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後厝II考古遺址位於原後厝派出所背後一帶的海岸階地,派出所現已遷離原址,根據經緯度位置及文獻描述及標示之位置,為台2線淡...
太巴塱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光復鄕。遺址年代距今3500-2000年/1500-350年。文化類型屬於卑南文化/靜浦文化水璉類型。遺址代碼:1507TPL。評鑑等級:【查】第二級【資】重要遺址 太巴塱考古遺址位於太巴塱部落納骨碑東側約1.5公里處的海岸山脈西側山麓緩坡,台11甲公路與縣道1...
【科名】天竺鯛科(Apogonidae) 【學名】Pristiapogon kallopterus 【別名】大目側仔、大面側仔、麗鰭天竺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15公分,體近菱形而側扁。頭大,吻長,眼大。體呈棕黃或淡紅褐色,各鱗片皆具深色緣;自吻端延伸至尾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