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54
名稱
  • M
    大法螺
  • T
    大法螺 tuā-huat-lê
  • J
    ホラガイ
  • E
    Triton's trumpet
族別
  • 21PAN 泛族群 Pan ethnic groups
分類
撰寫者

大法螺


【科名】法螺科(Ranellidae)

【學名】Charonia tritonis

【別名】法螺

【型態特徵】

        屬大型螺類,殼長可至40公分以上。殼表具具有寬大之螺肋,縫合溝下有縱溝,殼體為淡紫褐色,並分布有深褐色斑塊,殼口為白色至橙紅色,內外唇具棕色線紋。

【生態習性】

  肉食性,以海星及海膽等棘皮動物為食,包括會啃食珊瑚的棘冠海星等,具有平衡及維護珊瑚生態系健康的腳色。分布於淺海珊瑚礁、岩石低部、低潮線以下。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於本島東北角、恆春半島,以及離島等珊瑚礁海域。

【原住民族語名】

雅美族

tazokok

vazizong

【生活使用】

食用。祭儀用。

雅美族

  雅美語tazokok,也是番鵑、尖嘴染色魚的族名。tazokok是形容番鵑的叫聲,而大法螺的顏色與番鵑相近,尖嘴染色魚的形狀類似大法螺的尾端,因此得名。番鵑是不吉祥的鳥,因此族人少用tazokok這個詞。

  族人會以大法螺的光滑漂亮,來稱讚女性的腿。

  族人會將大法螺掛在芋田、豬圈以驅邪,警告魔鬼若是作怪,就會像大法螺的身體一樣被扭曲變形,或是像族人燒貝灰一樣灰飛湮滅。

  可食用,過去漁人部落的人不食用。

【圖1】作者:uwkwaj。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國際(CC BY-NC 4.0 International)。發布於iNaturalist

參考文獻:
  • 邵廣昭等,《雅美(達悟)族的海洋生物》,台東:台東縣政府,2007年。
  • 王桂清,《蘭嶼動物生態文化》,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年。
  •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台灣貝類資料庫」(「大法螺」,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