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人數:9
名稱
  • M
    紫錦魚
  • T
    紫錦魚 tsí-gìm-hî
  • J
    キヌベラ
  • E
    Surge wrasse
族別
  • 21PAN 泛族群 Pan ethnic groups
分類
撰寫者

紫錦魚


【科名】隆頭魚科(Labridae)

【學名】Thalassoma purpureum

【別名】四齒、青衣、紫衣、礫仔、汕冷仔、貓仔魚、紫葉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46公分體稍長且側扁,吻部短。體被大形圓鱗,鰓蓋上部稍具小鱗片外,頭部無鱗,背鰭前之胸部被較小鱗,頸部裸出;腹鰭具鞘鱗。腹鰭尖形不成絲狀;幼魚尾鰭稍圓,成魚凹型或雙凹型。雄魚體全為藍綠色,體側具2條粉紅色縱帶;頭部藍綠色,眼後下緣具一粉紅色帶,上唇具一粉紅色細線,吻背及眼眶間隔後各具一粉紅色斑;胸鰭基下方具一粉紅色的Y字形斑;背鰭及臀鰭均為藍綠色,鰭中央均具一粉紅縱帶;尾鰭深褐色,鰭末緣藍色。雌魚頭深褐色,體為褐色,亦具如雄魚般的色帶。

【生態習性】

  以小魚、海膽、甲殼、多毛類為食。日行性,活動力強,成波浪狀前進,夜間在岩礁或珊瑚的凹陷處休息。棲息於潮間帶到深達10公尺的岩礁海域,適應環境能力強。具性轉變。

【棲地分布】

  台灣分布於本島及離島各地岩礁海域。

 

【原住民族語】

雅美族

koawos

 

【生活使用】

食用。

雅美族

  雅美語koawos,語意「動作敏捷迅速、不停活動」。

  捕魚技術好的人,不會以此魚為目標。

  女性不能食用,小男孩可以吃。

【圖1】作者:lizzydem。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國際(CC BY-NC 4.0 International)。發布於iNaturalist

參考文獻:
  • 邵廣昭等,《雅美(達悟)族的海洋生物》,台東:台東縣政府,2007年。
  •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生命大百科」(「Thalassoma purpureum (Forsskål, 1775)」,2021年11月)。
  •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紫錦魚 Thalassoma purpureum」,2021年11月)。
  • 邵廣昭,「台灣魚類資料庫」(「紫錦魚」,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