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竹塹社已知最早總土目。竹塹社位於今新竹縣市。已知在任時間含1667(康熙6年)。
事蹟
謝金蘭《咸菜硼地方沿革史》提到:「蓋自康熙六年,有竹塹社番,總土目蔴朥吻直雷,兄弟七人,原住香山,祇因鄭成功開臺暫移東門田心老社,已非穴居野處。至康熙36年,始歸清廷王化。」
後述
蔴朥吻直雷有子,衛阿貴,於乾隆末年擔任隘首,然後開墾新興庄,為關西衛家的開基祖。
根據伊能嘉矩對平埔族的分類,南投社屬於洪雅族(Hoanya),在荷蘭時代以Tausa Mato、Tausa Talakey等名稱進入歷史時期,其中翁佳音將Tausa Mato視為南投社的音譯,而中村孝志則認為Tausa Mato應是北投社,認為Tausa&...
事件背景 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開始重視台灣後山的治理,1875年(光緒1年)沈葆楨派羅大春領兵開築北路,即今日所稱清代蘇花古道。開路過程中,羅大春所部與南澳群(Klesan群)人有所接觸。1888年(光緒14年)統領劉朝帶率領兵勇400名從宜蘭小坡塘坑(羅東西南約6清里)進入山區,其目的是為了探險...
族別 噶瑪蘭族。 身分 瑪僯社頭目。瑪僯社位於今宜蘭縣礁溪鄉舊大字瑪僯。已知在任時間含1896(明治29年)。「瑪僯社」有異寫「馬僯社」。 事蹟 1896(明治29年),伊能嘉矩前往宜蘭調查當地平埔蕃社,在其「宜蘭地方平埔蕃社一覽表」載:「蕃社名:馬僯社Mā...
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大雞籠社頭目。大雞籠社位於今基隆市中正區舊大字社寮。已知在任時間含1888(光緒14年)。「大雞籠社」有異寫「大基隆社」。 事蹟 1888(光緒14年),屯目潘國正等人,向基隆理番撫民分府林桂芬稟舉潘正和,擔任大基隆社頭目。「基隆理...
雷厝考古遺址位在雲林縣麥寮鄉。遺址年代距今1000-350年。文化類型屬於崁頂類型。遺址代碼:0913LT。評鑑等級:【查】1.79【資】地點 雷厝考古遺址位於雷厝聚落南方,當地人俗稱「番王墓」的附近。地處濁水溪沖積扇南緣,地勢相當平坦,鄰近見零星砂丘。土質為砂頁岩粘板岩混合石灰岩性沖...
族別 西拉雅族。 身分 蕭壠社土目。蕭壠社位於今台南市佳里區舊大字蕭壠。已知在任時間含1766(乾隆30年)。「蕭壠」有異寫「霄籠」。 事蹟 1766(乾隆30年)的官府文書「諸羅縣番社通事、副通事、土目名單—舊社名及通事名簿」(收錄於《岸裡大社...
部落概述 位於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全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78戶【總人口數】569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34人94%【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5人6%【民族比例】泰雅族90%、阿美族1%、太魯閣族1%、布農族1%。2023年(民國112年)...
族別 馬卡道族。 身分 麻里麻崙社酋長。麻里麻崙社位於今屏東縣萬丹鄉舊大字番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654-1655(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十一任駐臺行政長官Cornelis Caesar任內第2-3年)。 事蹟 《熱蘭遮城日誌》載:「(1654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