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大甲東社土目。大甲東社位於今台中市外埔區舊大字大甲東。在任時間不詳。1874(同治13年),大甲東舊社番婦阿末淡眉的地契載「立給開墾永耕水田荒埔契字大甲東舊社番婦阿末淡眉,有承祖父遺下水田荒埔壹段,坐落土名大甲東社前,東至土目郡乃蓋厘田為界……」。見《臺灣古文書集》。
事蹟
僅知與巧化龍、淡眉他灣、蒲氏本步等為同時代人,大甲鎮瀾宮供奉郡乃蓋厘等四人長生祿位。見《平埔百社古文書》。
老番社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卑南鄉。遺址年代距今5000-3500年/3500-2000年/2000-1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富山文化/卑南文化/三合類型。遺址代碼:1404LFS。評鑑等級:【查】2.14【資】重要遺址 老番社考古遺址位於太平溪右岸坡地,大巴六九舊部落西側,泰安村門牌號碼...
陶塞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秀林鄕。遺址年代距今1000-300年。文化類型屬於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遺址代碼:1511T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陶塞考古遺址位於立霧溪支流陶塞溪上游右岸,在陶塞橋以北的上梅園(竹村)村落東北側的河階地上,遺址範圍從陶塞橋北側開始沿著產業道...
蘇厝考古遺址位在台南市安定區。遺址年代距今1800-1000年。文化類型屬於蔦松文化鞍子類型/蔦松類型。遺址代碼:1121ST。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蘇厝考古遺址位於安定區蘇林里,海拔高度5.4-6.2公尺。遺址面積廣大,近20公頃,為南科園區內面積最大之遺址;具二層蔦松文...
位於花蓮市德安六街95號,隸屬阿美中會。 1975年(民國64年)3月,黃慶豐牧師奉獻自宅(花蓮市中華路三段375巷1弄7號),成立「德安佈道所」。當時邀請中外牧師共10位,包含:美國宣教師益士德牧師、唐華南牧師、日本淹源明牧師、原田牧師、鷹羽富美子教師、阿美中會羅天才牧師、許伊度牧師...
概述 (族別)凱達格蘭族。(身分)有三個身分,其一為在塲知見番,其二為白番,其三為秀朗社番業戶。秀朗社位於今新北市永和區、中和區、新店區。(活動年間)其活動年間已知有1782-1797(乾隆47年起...
以吟唱說話 雅美族人口約4千人,聚居於台東縣蘭嶼鄉。(參見「雅美族」詞條)雅美族是世界少數不使用樂器的族群之一,吟唱是他們的音樂形式,不僅是一種音樂表現,更是生活的一部分。透過創作歌詞,族人傳遞歷史、神話故事,描述勞動,表達情感與意見。雅美吟唱被視為高層次的說話方式,既能緩解直接言語帶來的...
Atsushi Nobayashi, and Scott Simon ed. Environmental Teachings for the Anthropocene:Indigenous Peoples and Museum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enri Eth...
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12鄰仁盛路41號,屬泰雅爾中會。 發祥村最先由有「太魯閣信仰之母」之稱的芝苑和古木羅信過來傳教。1950年(民國39年),兩人再會同高添旺牧師一行4人,前往望洋、翠巒、紅香、梅村及瑞岩等地傳教。往後,陸續有台中的謝進講牧師、埔里的羅文福牧師,接續將長老教會信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