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雙藔社土目。雙藔社位於今台中市大甲區舊大字雙寮。已知在任時間含1888(光緒14年)。
事蹟
1888(光緒14年),「竹塹日北屯各社通事土目業戶差甲清單」,載有潘德成姓名。「謹將竹塹屯十社各通土、業戶、差甲名數開列,呈核:今開:雙藔社土目潘德成」。有清單為據。見《淡新檔案》。
【科名】菊科(Compositae / Asteraceae) 【學名】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 var. canadensis 【別名】飛蓬、小白酒草、小蓬草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株高50-120公分。全株綠色,被毛,具分枝。基生...
概述 (族別)巴宰族。(身分)有四個身分,其一為朴仔籬社副通事,其二為朴仔籬社通事,其三為岸裡等社副通事,其四為岸裡社副通事。朴仔籬社位於今台中市豐原區舊大字朴仔口。岸裡社位於今台中市神岡區舊大字大...
概述 (族別)道卡斯族。(身分)有三個身分,其一為竹塹社番業主,其二為竹塹社業主,其三為業主。竹塹社位於今新竹縣市。(活動年間)其活動年間已知有1871-1877(同治10年起至光緒3年)。 身分1 竹塹社番業主。已知在任時間含1871(同治10年)。查該活動時間另有一身分...
Kavanguan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桃源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比鼻烏類型。遺址代碼:1226KVG。評鑑等級:【查】1.5【資】一般性遺址 Kavanguan考古遺址位於梅山里對岸之西北方、霍俄索溪南側、新望嶺山東南之稜線緩坡面上;所在為稜線上之緩坡,坡度約在10-1...
緒論 大分事件(又稱ターホン駐在所ノ蕃害、ターホン事件、花蓮港廳高山蕃事件),普遍認為是布農族於日本時代最大規模的反抗事件,並被認定為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之一。事件發生於今花蓮縣卓溪鄉拉庫拉庫溪上游的大分駐在所,此地為布農族郡群自南投東遷後的重要據點,也是再次向南方遷徙的發祥地,事件觸發的遠因與東...
二坪仔下階地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草屯鎭。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03EPTHCT。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二坪仔下階地考古遺址位於烏溪和台14線南方的丘陵平坦階地,其北側為下城子,高差約20公尺,南側與二坪仔上階地亦有40公尺的落差,西隔小溪與雷公山...
新埔考古遺址位在苗栗縣通宵鎮。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503SP。評鑑等級:【查】無【資】一般性遺址 新埔考古遺址位於新埔火車站東方大面積緩坡地上,台1線經過遺址西側,遺址北端有台興木器行(棺木工廠)。該遺址遺物分布範圍不明,已受公路破壞相當部分。 199...
校址在南投縣信義鄉新鄉村80號。 學校位在省道台21線新中橫公路指標95公里,筆石上方約4公里處。學校面對郡大林區望鄉山,右有羅娜溪流過,左為牛稠坑溪貫穿,兩河均為陳有蘭溪支流。新鄉學區的南面是羅娜村,北邊的風櫃斗,是著名的青梅產地,也是賞梅的最佳處所。學區後倚臺大實驗林區的二十四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