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八里坌社頭目。八里坌社位於今新北市八里區舊大字大八里坌、小八里坌。已知在任時間含1896(明治29年)。
事蹟
1896(明治29年),伊能嘉矩來到淡水河的北岸,訪問八里坌社頭目李細年(Lisoinien),採得有關該社的歷史與習俗。見〈台灣通信〉(第十一回)。
【科名】桑科(Moraceae) 【學名】Ficus formosana Maxim. f. shimadae Hayata 【別名】 細葉台灣榕、長葉牛奶樹、島田氏天仙果、島田氏台灣榕 【形態特徵】 小型常綠灌木,枝條及小枝咖啡色至紅棕色,光滑或疏被柔毛。葉狹長披...
穿越布農族領域而過 「集集水尾道路」今稱「關門道路」或「關門山道路」,因橫貫中央山脈關門山而得名,按照文獻,道路西起南投縣集集鎮,東迄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舊拔仔庄),西段道路通過布農族卡群與丹群傳統領域,東段為丹群傳統領域,全長約105公里。 宣揚對原住民土地的所有權 清國...
Atsushi Nobayashi, and Scott Simon ed. Environmental Teachings for the Anthropocene:Indigenous Peoples and Museum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enri Eth...
山水B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馬公市。遺址年代距今1300-900年。文化類型屬於漢文化。遺址代碼:1601SS-B。評鑑等級:【查】無【資】地點 山水B考古遺址位於馬公市山水里,為澎湖島海階,海拔高度為5公尺。位於山水海堤西側約30公尺,在一條通往台地上的小徑邊可見到一個小型貝塚堆積。遺址...
埔里第31地點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埔里鎭。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02PL31。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埔里第31地點考古遺址位於南村里和桃米里的交界地帶,地形為紅土階地受南港溪支流桃米溪所侵蝕而成之狹長小台地。保存狀況不良,地下文化層可能已擾亂無存。...
族別 巴宰族。 身分 朴仔籬社副通事。朴仔籬社於今台中市豐原區舊大字朴仔口。已知在任時間含1809(嘉慶14年),有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樸仔籬社副通事潘安典長行記」。「朴仔籬社」有異寫「樸仔籬社」。 事蹟 1809(嘉慶14年),江好,承墾社番六茅阿沐等...
【科名】蝴蝶魚科(Chaetodontidae) 【學名】Heniochus monoceros 【別名】黑面關刀、單角馬夫魚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24公分,魚體極為側扁,魚體略成三角形,吻尖突而不呈管狀。體被中大弱櫛鱗,頭部、胸部與鰭具小鱗,吻端無鱗。體黃...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中港社土目。中港社位於今苗栗縣竹南鎮舊大字中港。已知在任時間含1882(光緒8年)。 事蹟 1882(光緒8年),土目夏忠義等人,因熟田溢外加墾,稟請官府出示曉諭,示仰各莊佃戶遵諭繳租。「示諭勘丈加納事。案據中港社土目夏忠義、後壠社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