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巴布薩族。
身分
眉裡社土目。眉裡社位於今彰化縣溪州鄉舊大字舊眉。已知在任時間含1766(乾隆30年)。
事蹟
1766(乾隆30年)的官府文書「彰化縣番社通事、副通事、土目名單—舊社名及通事名簿」(收錄於《岸裡大社文書》),梅知臘登錄在案。「眉裡:土目梅知臘」。
後述
梅知臘擔任土目時,同時另有土目巴難臘、土目蒲大夷。見上述「名簿」。
位於台東縣延平鄉鸞山村下野12鄰49號,隸屬布農中會。 1947年(民國36年)2月,胡文池牧師將基督教傳入中野部落,晚上住宿於鄉長胡元正(Uvak)家中。1952年(民國41年)6月,成立「中野教會」,為鸞山村第1間教會,與下野部落的信徒一起禮拜。後來因下野部落至中野教會的交通不便,...
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牛眠3巷14-5號,隸屬台中中會。 1872年(同治11年),村人潘迦包因眼疾久久不癒,在愛蘭人潘開山武干的介紹下,前往台南接受馬雅各醫治,因此入信。潘迦包後來與潘開山武干引領李豹傳道師前來埔里社。李豹在愛蘭召集聚會禮拜,潘迦包則在牛眠佈道,當時信徒有11人。 ...
香蘭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太麻里鄉。遺址年代距今2000-1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山棕寮類型。遺址代碼:1409HL。評鑑等級:【查】1.14【資】一般性遺址 香蘭考古遺址位於南太麻里溪出海口右岸,南迴鐵路西方,第五公墓西側的山坡上,遺物分布香蘭產業道路左右兩側的果園中,高程可能在50至7...
部落概述位於桃園市復興區霞雲里6鄰。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43戶【總人口數】117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5人90%【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2人10%【民族比例】泰雅族86%、阿美族2%、其他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住民共39...
傳統服飾的基本形制 本文中的「傳統服飾」是當今Pangcah/Amis所稱的「Losid祭儀服飾」,因「Losid祭儀服飾」是由「傳統日常服」所演變而來。 傳統日常服裝為方形剪裁,以織布剪裁縫製,而在布疋進入部落後維持方衣特色,以遮蔽身體為主,女性遮蔽胸腹、腰臀、雙臂、大小腿;男...
土地公埔考古遺址位在台北市北投區。遺址年代距今8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十三行文化埤島橋類型。遺址代碼:6312TTKP。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土地公埔考古遺址位於台北市大業路381號後面的菜園附近。部分受水田耕作及菜園破壞。 1999年4月27日劉鵠雄調...
北源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東河鄉。遺址年代距今5000-3500年/3500-2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富山文化/麒麟文化。遺址代碼:1407PY。評鑑等級:【查】1.43【資】一般性遺址 北源考古遺址位於馬武窟溪支流北溪左岸階地,及泰源橋以北2公里,北源社區東側緩坡與河階上,遺址東接都歷山...
排灣族人口約11萬人,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第二大族,聚居於屏東縣春日鄉、牡丹鄉、瑪家鄉、三地門鄉、泰武鄉、來義鄉、獅子鄉、滿州鄉,台東縣大武鄉、金峰鄉、達仁鄉、太麻里鄉。屏東縣分成3個群(北排、中排、南排),台東縣為東排灣。(參見「排灣族」詞條) 文獻紀錄中的排灣族音樂 有關於排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