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西拉雅族。
身分
哆囉嘓社已知最早酋長。哆囉嘓社位於今台南市東山區舊大字番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644(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八任駐臺行政長官François Caron任內第1年)。
事蹟
《熱蘭遮城日誌》載:「(1644年)3月21日。村社的名稱,各社的長老人數,以及他們的席位順序,安排如下,即:Dorco哆囉嘓,2,Oury,Souva」。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玉里鎮長良里2-14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82戶【總人口數】731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58人49%【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73人51%【民族比例】阿美族39%、布農族7%、泰雅族1%、其他2%。2023年(民國11...
族別 巴布薩族。 身分 大武郡社土官。大武郡社位於今彰化縣社頭鄉舊大字社頭。已知在任時間含1723(雍正1年)。 事蹟 1723(雍正1年),土官孩灣等人,將坔港田地一所,招得丁作周前來出本開築水圳,耕作水田。「立合約人大武郡社土官孩灣、蛤肉等,有坔港田地一...
【科名】禾本科(Gramineae / Poaceae) 【學名】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 (Nees) C.E. Hubb. 【別名】 茅仔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30-100公分。根莖長,橫生,布滿鱗片。桿直立,具2...
穿越布農族領域而過 「集集水尾道路」今稱「關門道路」或「關門山道路」,因橫貫中央山脈關門山而得名,按照文獻,道路西起南投縣集集鎮,東迄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舊拔仔庄),西段道路通過布農族卡群與丹群傳統領域,東段為丹群傳統領域,全長約105公里。 宣揚對原住民土地的所有權 清國...
石頭埔考古遺址位在台南市新市區。遺址年代距今2800-2000/300-6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湖文化烏山頭類型/漢文化。遺址代碼:1120STP。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石頭埔考古遺址位於新市區豐華里,海拔高度4.5公尺。原新市鄉第九公墓(舊名石頭埔)東側,舊堤塘港河道南側,...
「番俗圖」是一種繪畫的類型,指的是歷史上各個時期描繪台灣原住民的圖畫作品,主題包含原住民的樣貌、日常生活、儀式、風俗等,以單幅、多幅呈現,或編製成圖冊等。繪圖者均非原住民,而是以外來他者的身分,依據各自的政經需求、文化背景等,描繪原住民,藉以表達對原住民的認知、分類概念等。 16-18世紀...
山子腳考古遺址位在嘉義縣鹿草鄉。遺址年代距今2300-16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湖文化魚寮類型。遺址代碼:1011STC。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山子腳考古遺址位於鹿草鄉後堀村,海拔高度17-19公尺。過溝子聚落與山子腳聚落之間,南北二側分別為鴨母寮大排及崁前分線,尤其北距崁...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10-11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9戶【總人口數】113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8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人4%【民族比例】布農族91%、排灣族1%、其他4%。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