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西拉雅族。
身分
蔴荳社酋長。蔴荳社位於今台南市麻豆區舊大字麻豆。已知在任時間含1641(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六任駐臺行政長官 Paulus Traudenius任內第2年)。「蔴荳社」有異寫「麻豆社」。
事蹟 《熱蘭遮城日誌》載:「(1641年)4月11日。位於北區的各社及其長老人數與名字:麻豆,5,Vonssoey、Tavoris、Loeloch、Verongh、Daros」。
野林厚志、松岡格,《台湾原住民の姓名と身分登録》(台灣原住民的姓名與身分登錄),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2019年。 成書背景 本書為論文集,其收錄論文出自台灣與日本的研究者,探討台灣原住民的人名在政治層面、文化層面的課題。1953年(民國42年)施行之《姓名條例》於1995年(...
萬大.碧湖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仁愛鄉。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3WTPH。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萬大.碧湖考古遺址位於仁愛鄉大同村,海拔高度1000-1020公尺。萬大水庫西北側河階上,遺址西北方為仁愛國小,與小學高差約100公尺,與仁愛山區一樣概...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泰安村5鄰111-1號,隸屬Pinuyumayan族群區會。 駱先春牧師傳教期間,部落無人接受信仰。1952年(民國41年),駱先春牧師委託余榮華宣道師佈道,又有利嘉部落長老陳松林志願成為宣道師,與余榮華牧師協力傳教,才漸漸有慕道友。當時最先接受福音的張阿發決定捐獻母親家的後院...
裡冷III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和平區。遺址年代距今1000-300年。文化類型屬於谷關文化谷關類型。遺址代碼:0621LL-III。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裡冷III考古遺址位於和平區博愛里,海拔高度755公尺。位於大甲溪南側,裡冷溪西岸之河階地,介於裡冷遺址與裡冷II遺址之間...
北三棧II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秀林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1511PSCII。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北三棧II考古遺址位於花蓮縣境北三棧聚落東北方約1.5公里,台9線與鄉道花8道路交叉口西南側約100公尺,即台9線約187.1公里公路兩側的沙丘田園...
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毛少翁社通事。毛少翁社位於今台北市士林區舊大字社子。已知在任時間含1843(道光23年),有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毛少翁社通事瑞添長行記」。 事蹟 1843(道光23年),張琳,將水田暨一盡併山埔栽種松柏、菓樹、竹木、茅屋、菜園等...
舊校址在八斗山山麓下的八斗子33番地,即戰後的大榮街校址。1955年(民國44年)因北部發電廠煤煙瀰漫,影響兒童健康至鉅,遷校於砂子園校址。今校址在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96巷52號。 學校鄰近碧砂、八斗子、長潭、望海巷四大漁港,面山靠海。位於本校附近的國立海洋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八斗...
校址在花蓮縣花蓮市府前路682號。 學校位在花蓮市和新城鄉交界處,學區包括七星潭社區、美崙工業區、大陳社區、嘉新社區。 「復興國小」的前身為1956年(民國45年)6月創立的「明恥國民學校大陳分校」,校址設在大陳義胞新村內。之後由縣府專款補助,得以另建校舍於現址。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