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大武壠族。
身分
大武壠社酋長。大武壠社位於今台南市玉井區舊大字玉井。已知在任時間含1650(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十任駐臺行政長官Nicolas Verburg任內第2年)。
事蹟
《熱蘭遮城日誌》載:「(1650年)3月15日。在Tevorangh大武壠:長老Sangarau和Tehangh繼續留任,由Tamalavoos、Vakingh和Dapare接替那三個已經離職的長老Touliangh、Lavore和Doelingh」。
概述 (族別)巴宰族。 (身分)有四個身分,其一為岸裡社總土目,其二為岸裡社土目,其三為場見人,其四為岸裡社番。岸裡社位於今台中市神岡區舊大字大社。(活動年間)其活動年間已知有...
族別 噶瑪蘭族。 身分 打馬烟社頭目。打馬烟社位於今宜蘭縣頭城鎮舊大字三抱竹。已知在任時間含1896(明治29年)。 事蹟 1896(明治29年),伊能嘉矩前往宜蘭調查當地平埔蕃社,在其「宜蘭地方平埔蕃社一覽表」載:「蕃社名:打馬烟社Tamayan。人口:1...
張達京(1690-1773)為清代岸裡社首任粵籍漢通事,生於1690年(康熙29年),為廣東大埔縣黃塘人,家中排行第二,卒於1773年(乾隆38年)。約在1770年(乾隆35年)涉及侵蝕岸裡社群的土地權益問題,為官方革職、告老還鄉。但其子嗣、五位平埔原住民妻妾均留住台灣。 張家係黃塘書...
部落概述 位於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1-3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14戶【總人口數】300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86人95%【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4人5%【民族比例】泰雅族93%、賽夏族2%。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民會公告數字,原...
校址在花蓮縣吉安鄉光華村光華二街180號。 光華村是屬吉安鄉占地最廣的村。地理環境從北鄰永興村、仁和村、仁安村,東以花蓮溪隔壽豐鄉,南以木瓜溪隔壽豐鄉,西鄰干城村。學區包括吉安鄉光華全村、仁和村24-30鄰、永興村全民住宅(自由學區)、壽豐鄉鹽察全村(民國78年11月,鹽寮國小併入...
Lahulan社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信義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2LHLS。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Lahulan社考古遺址位於布農族卡社群舊社所在地,1935年被日人遷至今雙龍村,位於今丹大林道過三分所後約1公里處北側的山坡地上,高壓電塔(大...
族別 馬卡道族。 身分 下淡水社通事。下淡水社位於今屏東縣萬丹鄉舊大字番社。已知在任時間含1818(嘉慶23年),有通事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下淡社通事潘賢義長行戳記」。「下淡水社」又名「下淡社」。 事蹟 1818(嘉慶23年),社番潘大義,將埔園壹坵,托中引...
族別 巴宰族。 身分 加羅佛社土目。加羅佛社位於今台中市新社區舊大字馬力埔。已知在任時間含1833(道光13年),有手繪土目戳記為憑「加嘮佛社土目阿四老帶毛圖」。「加羅佛社」有異寫「加嘮佛社」。 事蹟 1833(道光13年),徐三桂,將埔園壹段,托中引送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