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大武壠族。
身分
芒仔芒社已知最早土目。芒仔芒社位於今台南市玉井區舊大字芒子芒。已知在任時間含1766(乾隆30年)。
事蹟
1766(乾隆30年)的官府文書「諸羅縣番社通事、副通事、土目名單—舊社名及通事名簿」(收錄於《岸裡大社文書》),搭難登錄在案。「芒仔芒:土目搭難」。
後述
搭難擔任土目時,同時另有土目□一巴。見上述「名簿」。
大礁溪考古遺址位在宜蘭縣員山鄉。遺址年代距今3500-2500年。文化類型屬於丸山文化。遺址代碼:0207TCH。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大礁溪考古遺址位於湖山國小南方的大陂塘(土名曰大礁溪大坡)東南側約300公尺山坡腳。分布地點所在山坡地目前大多開墾為早作地,保存狀況不...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1-2、4-5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83戶【總人口數】227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00人88%【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7人12%【民族比例】噶瑪蘭族55%、阿美族27%、泰雅族1%、其他5%。2023年(民...
牛稠子考古遺址位在台南市仁德區。遺址年代距今4000-30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遺址代碼:1127NCT。評鑑等級:【查】3【資】重要遺址 牛稠子考古遺址位於仁德糖廠北方約1000公尺處、成功里(牛稠子)南約300公尺、虎子山附近;地形上屬台南台地東南緣頂部;土壤...
內垵A考古遺址位在澎湖縣西嶼鄉。遺址年代距今4700-4300年。文化類型屬於鎖港類型。遺址代碼:1604NA-A。評鑑等級:【查】無【資】孤立地點 內垵A考古遺址位於西嶼鄉內垵村,為漁翁島海濱砂丘,海拔高度為9公尺。位於內垵北漁港南方約500公尺的沙岸上,現為花生田。過去在公路旁的水...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103號,隸屬太魯閣中會。 1943年(昭和18年),林春蘭從文蘭村重光村嫁到本村,向丈夫與親友傳教。當時雖然有村民有興趣入教,但由於日本政府不允許公開傳教,信徒只能祕密聚會。 1945年(民國34年),戰後高添旺牧師、周玉葉、羅梅花、吳玉暖等人時常來到本...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雙藔社土目。雙藔社位於今台中市大甲區舊大字雙寮。已知在任時間含1820-1822(嘉慶25年起至道光2年),有土目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雙藔社土目烏蚋忠連長行記」。「雙藔社」有異寫「双藔社」。 事蹟 1820(嘉慶25年),社番九活等人...
射鹿考古遺址位在屏東縣瑪家鄉。遺址年代距今400年迄今。文化類型屬於排灣文化。遺址代碼:1328SL。評鑑等級:【查】【資】重要遺址 射鹿考古遺址位於瑪家鄉排灣村,海拔高度150公尺。西隔和平溪與筏灣舊社對望。東北方約500公尺處為高燕II舊社。 1984年陳仲玉、宋光宇、劉...
排灣族人口約11萬人,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第二大族,聚居於屏東縣春日鄉、牡丹鄉、瑪家鄉、三地門鄉、泰武鄉、來義鄉、獅子鄉、滿州鄉,台東縣大武鄉、金峰鄉、達仁鄉、太麻里鄉。屏東縣分成3個群(北排、中排、南排),台東縣為東排灣。(參見「排灣族」詞條) 文獻紀錄中的排灣族音樂 有關於排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