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馬卡道族。
身分
大木連社已知最早酋長。大木連社位於今屏東縣萬丹鄉舊大字社皮。已知在任時間含1641(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六任駐臺行政長官Paulus Traudenius任內第2年)。
事蹟
《熱蘭遮城日誌》載:「(1641年)4月11日。位於南區的各社及其長老:大木連社(Tapolingh),2,Ticoya、Topis」。
部落概述 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全鄰。(2016年只有1-13鄰,14鄰為新增。)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498戶【總人口數】172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640人%【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88人%【民族比例】排灣族80%、魯凱族9%、泰雅族1...
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光復路102號,屬東部中會。 1950年代的北埔村是一個人煙稀少且貧瘠的農耕小村落,...
緒論 1874年(同治13年)日本藉口3年前(同治10年),琉球商船因颱風漂流至台灣屏東八瑤灣時,被「生番」(原住民)殺害45名,遂興兵問罪,並登陸琅嶠(車城),史稱「牡丹社」事件,因此引發清國一連串的措施,尤其是清國政府開啟對台灣原住民的「開山撫番」戰爭,長達10年之久。所涉民族 宜蘭縣泰雅族...
【科名】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 【學名】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 【別名】 木香、藤薯、痧藥、地黃蒲、天仙藤、野黃參、本天仙藤、台灣馬兜鈴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質藤本,全株被毛。葉互生,柄長1-4公分,...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忠仁里34-38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155戶【總人口數】372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70人73%【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02人27%【民族比例】阿美族69%、排灣族1%、其他3%。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
太麻里第二考古遺址位在台東縣太麻里鄉。遺址年代距今2000-1500年。文化類型屬於山棕寮類型。遺址代碼:1409TML2。評鑑等級:【查】1【資】一般性遺址 太麻里第二考古遺址位於北太麻里西右岸,太麻里往新興的東34道路與南迴鐵路交會處西側坡地。遺址局部因墾植而受到破壞,局部保存尚可...
竹山•桃子園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竹山鎭。遺址年代距今2000-1200年。文化類型屬於大邱園文化。遺址代碼:0804CSTTY。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竹山•桃子園考古遺址位於他里溫山東側緩坡,大約呈15-20度的緩坡,登高北望,可見濁水溪橫陳於前。道...
【科名】樟科(Lauraceae) 【學名】Cinnamomum reticulatum Hayata 【別名】 網脈桂、網脈樟、香桂 【形態特徵】 常綠小喬木,樹高約4-6公尺,主幹粗壯,枝條短,全株具芳香味。單葉對生偶互生,葉革質,全緣,倒卵形至倒卵壯長橢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