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噶瑪蘭族。
身分
掃笏社頭目。掃笏社位於今宜蘭縣五結鄉舊大字頂五結。已知在任時間含1897(明治30年)。
事蹟
1897(明治30年),臺灣總督府民政局屬唐澤孝次郎與中島義三郎前往宜蘭地方調查,在其「宜蘭東西兩勢三十六社及頭目姓名」載:「社名:掃笏社。頭目姓名:抵歹思勑」。見《臺灣總督府檔案》。
族別 道卡斯族。 身分 雙藔社土目。雙藔社位於今台中市大甲區舊大字雙寮。已知在任時間含1888(光緒14年)。 事蹟 1888(光緒14年),「竹塹日北屯各社通事土目業戶差甲清單」,載有潘德成姓名。「謹將竹塹屯十社各通土、業戶、差甲名數開列,呈核:今開:雙藔...
族別 巴布薩族。 身分 大突社土目。大突社位於今彰化縣溪湖鎮舊大字大突。已知在任時間含1766(乾隆30年)。 事蹟 1766(乾隆30年)的官府文書「彰化縣番社通事、副通事、土目名單—舊社名及通事名簿」(收錄於《岸裡大社文書》),阿咯登錄在案。...
族別 洪雅族。 身分 北投社已知最早酋長。北投社位於今南投縣草屯鎮舊大字新庄。已知在任時間含1646-1656(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九任駐臺行政長官Pieter Anthoniszoon Overtwater任內第1年起,至第十一任Cornelis ...
族別 巴布薩族。 身分 西螺社土目。西螺社位於今雲林縣西螺鎮舊大字西螺。已知在任時間含1766(乾隆30年)。 事蹟 1766(乾隆30年)的官府文書「彰化縣番社通事、副通事、土目名單—舊社名及通事名簿」(收錄於《岸裡大社文書》),薛打劉登錄在案...
【科名】隆頭魚科(Labridae) 【學名】Coris aygula 【別名】花龍、白龍、柳冷仔、鰓斑盔魚、紅喉鸚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120公分,體延長而側扁,成魚頭部眼上方具一肉峰。背鰭連續,側線在背鰭後部下方陡向下。頰部、鰓蓋與下頜無鱗。體色隨成長...
部落概述 位於台東縣台東市豐里里12-16鄰。(2016年為9-12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923戶【總人口數】2795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70人24%【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2125人76%【民族比例】阿美族19%、排灣族1%、布農族1...
緒論 大分事件(又稱ターホン駐在所ノ蕃害、ターホン事件、花蓮港廳高山蕃事件),普遍認為是布農族於日本時代最大規模的反抗事件,並被認定為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之一。事件發生於今花蓮縣卓溪鄉拉庫拉庫溪上游的大分駐在所,此地為布農族郡群自南投東遷後的重要據點,也是再次向南方遷徙的發祥地,事件觸發的...
【科名】莧科(Amaranthaceae) 【學名】Amaranthus spinosus L. 【別名】 刺蒐、假莧菜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1公尺,莖有稜,常呈紫紅色,具光澤。單葉互生,卵形或長橢圓形,具長柄,全緣,葉柄基部有一對尖刺。圓錐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