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噶瑪蘭族。
身分
下打那岸社頭目。下打那岸社位於今宜蘭縣羅東鎮舊大字打那岸。已知在任時間含1896(明治29年)。
事蹟
1896(明治29年),伊能嘉矩前往宜蘭調查當地平埔蕃社,在其「宜蘭地方平埔蕃社一覽表」載:「蕃社名:下打那岸社Yei-tanangan。人口:31。頭目名:潘加笋Poankatsen」。見〈台灣通信〉(第二十三回)。
【科名】燈眼魚科(Anomalopidae) 【學名】Anomalops katoptron 【別名】閃光魚、菲律賓燈頰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35公分。體延長而側扁。頭中大,吻鈍。眼大,眼下緣有小於眼經之大型發光器,並具控制發光器啟閉之構造。體被細鱗,具幾...
部落概述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仁里村1-40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688戶【總人口數】6978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1245人18%【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5733人82%【民族比例】阿美族15%、太魯閣族1%、布農族0.5%、泰雅族0.5%。...
族別 馬卡道族。 身分 放索仔社酋長。放索仔社位於今屏東縣林邊鄉舊大字田墘厝。已知在任時間含1646-1648(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九任駐臺行政長官Pieter Anthoniszoon Overtwater任內第1-3年)。 事蹟 《熱蘭遮...
水璉II考古遺址位在花蓮縣壽豐鄕。遺址年代距今1500-350年。文化類型屬於靜浦文化水璉類型。遺址代碼:1506slII。評鑑等級:【查】第五級【資】孤立地點 水璉II考古遺址位於臨水璉聚落北側,台11線公路23.5公里處東側至教堂間之農田上。遺址範圍部分為水稻或是種植豆類與玉米等旱...
【科名】鯉科(Cyprinidae) 【學名】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別名】土鯽、細頭、鯽仔、本島仔、本島鯽 【型態特徵】 體高而側扁,前半部弧形,腹部圓形。頭短少,吻圓鈍而無鬚。體被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後部延伸達尾部中...
福龜國小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國姓鄕。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10FKKH。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福龜國小考古遺址位於烏溪東岸,台14線往埔里方向,過福龜村遺址後約1公里處東轉福龜國小,遺址就在國小後面的山坡地上。遺址已完全受到建築物的破壞。 ...
內白冷考古遺址位在台中市和平區。遺址年代距今1000-300年。文化類型屬於谷關文化谷關類型。遺址代碼:0621NPL。評鑑等級:【查】【資】一般性遺址 內白冷考古遺址位於和平區天輪里,海拔高度680公尺。白冷聚落道路中段東卯溪左岸略向東南之階面,土質為砂頁岩石質土。果園開發略有破壞。...
族別 大武壠族。 身分 大武壠社酋長。大武壠社位於今台南市玉井區舊大字玉井。已知在任時間含1654-1656(荷蘭東印度公司第十一任駐臺行政長官Cornelis Caesar任內第2-4年)。 事蹟 《熱蘭遮城日誌》載:「(1654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