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里族社頭目。里族社位於今臺北市內湖區舊大字新里族。已知在任時間不詳。但有頭目戳記為憑「里族社頭目林□□長行戳記」;見〈臺北平埔番印譜〉,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林□□疑為林玉春。
事蹟
擔任頭目時的事蹟不詳。在任時間應當在1888(光緒12年),劉銘傳裁撤「理番同知」以後。
位於桃園市復興區三光里爺亨8鄰7號,屬泰雅爾中會。 1956年(民國45年),孫雅各牧師、陳忠輝牧師等展開本部落之傳教工作,因隨救濟品的發施,信徒約有25戶左右,在林熏風住宅聚會,但因大半信徒信心根基不穩定,也因當時神職人員失職,1959年(民國48年)信徒也紛紛離開長老教會,轉而加入...
【科名】隆頭魚科(Labridae) 【學名】Halichoeres trimaculatus 【別名】蠔魚、青汕冷、三重斑點瀨魚、三斑儒艮鯛、三點儒艮鯛 【型態特徵】 最大體長為27公分。體側扁且延長,吻較長,尖突。體被中大圓鱗,胸部鱗片小於體側,鰓蓋上方有一...
部落概述 位於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15鄰。 戶口數字,根據2016年(民國105年)的精確數字:【戶數】27戶【總人口數】70人【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67人96%【非原住民人口數百分比】3人4%【民族比例】賽夏族74%、泰雅族16%、排灣族4%、阿美族1%。2023年(民國112年)年底原...
雙冬考古遺址位在南投縣草屯鎭。遺址年代距今不明。文化類型不明。遺址代碼:0803ST。評鑑等級:【查】第四級【資】一般性遺址 雙冬考古遺址位於烏溪與台14線南邊的丘陵地,台14線往國姓方向,過31公里後南轉雙冬國小。遺址範圍包括雙冬國小後面300-400公尺的山坡,前面的農田及雙冬國小...
緒論 大分事件(又稱ターホン駐在所ノ蕃害、ターホン事件、花蓮港廳高山蕃事件),普遍認為是布農族於日本時代最大規模的反抗事件,並被認定為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之一。事件發生於今花蓮縣卓溪鄉拉庫拉庫溪上游的大分駐在所,此地為布農族郡群自南投東遷後的重要據點,也是再次向南方遷徙的發祥地,事件觸發的遠因與東...
位於台中市北屯區遼寧路一段572號,隸屬賽德克族群區會。 2014年(民國103年)5月,部分族人以恩典福音小組形式開始固定聚會,至2018年(民國107年),聚會會友約有30多人,卻沒有牧者帶領,直到族人前往沙崙教會表演原民舞蹈,由鍾瑞佳牧師引薦,並得到賽德克族群區會眾牧長的協助下,...
茶山4.4K考古遺址位在高雄市那瑪夏區。遺址年代距今2000-400年。文化類型屬於比鼻烏類型。遺址代碼:1227CS4.4K。評鑑等級:【查】1.29【資】一般性遺址 茶山4.4K考古遺址位於台21號公路接茶山林道後前行約4.4公里處,玉打山東南側向東南緩降之坡地面。部分已遭種植作物...
族別 凱達格蘭族。 身分 龜崙社土目。龜崙社位於今桃園市龜山區舊大字新路坑。已知在任時間含1824(道光4年),有複寫土目戳記為憑「理番分府給龜崙社土目冠元長行戳記」。 事蹟 1824(道光4年),土目冠元,先前將埔地山場讓漢人謝紀經開墾,後因謝盧氏將部分土...